第113页

第46章

戴斗笠的人身穿布衣,不过是个寻常百姓,同所有大衍的平头百姓一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暇时能挤出几个钱喝碗残茶聊作休息。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崔家的眼睛。

如他一般的眼睛还有许多,他们有的在京城,有的在九成山,还有的散落在大衍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消息,通过各种各样的门道传递进窄窄朱门之后,这样又密又广的信息网,也只有富可敌国的崔家才能供养。

自中秋节宴之后,关于突厥人的各类流言从来没有停息过,崔家也有意无意地在探听相关的消息。如今□□两位使臣的去向竟与崔家联络起来,管家不敢轻忽,捧着纸卷就去了书房。崔甫原在练字,得知消息之后也是一怔,撇下一桌价值千金的圣贤真迹,匆匆去见父亲——崔氏一族真正的掌事人,左相崔敬晖。

崔敬晖展开纸卷草草看过,没理会战战兢兢的儿子,问管家道:“递送消息进来的人在哪?”

管家恭敬行礼:“正在门房等候,”

崔敬晖点点头,管家带着那个传信的人进来,将在茶馆听到的话依样学了一遍,崔敬晖听过之后没说什么,只令管家赏一锭银。传信之人千恩万谢,跟着管家下去了。

管家离去时顺便带走了房里的下人,还将门窗都关上。闲杂人等都被清退,崔甫满头大汗:“父亲!他这是要……”

崔敬晖冷笑一声:“重重细节如此详尽,区区行宫宫女,竟能知道得这样多,倒显得咱们无能了。”

寻常流言能说明白个前因后果已是不易,现下流传的这一则有头有尾,跌宕起伏,既引人注目,又能将人物事件一一对应齐全,必是有人暗中推动。

使臣时苏胡息和降臣莫乎珞珈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行宫,却没在中秋节宴上露面,再然后,使臣驿馆一夜之间人去楼空,那两个□□权贵更是再没出现过。坊间议论纷纷,朝中也不乏有上书要求清查的奏折,可皇帝一概不理,悠悠然带着皇后去晋国公府别苑省亲。待到帝后回銮,宫中却突发海捕文书捉拿莫乎珞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