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侯并没有因为星河的话而动怒。
但假如星河的这些话,是在冀南之事发生之前说的,那靖边侯恐怕不止狂风暴雨,还会暴跳如雷,将她所言所行,视作奇耻大辱。
之所以如此心平气和,通情达理,却是因为他对于李绝的看法早已经改观。
靖边侯知道,要说服谭老夫人跟苏夫人,是有些难的。
家里的这些事他很少插手,苏夫人也就罢了,毕竟是他自己屋里的人,好歹会听他的。
但谭老夫人跟前就要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应答最妥当。
果然,谭老夫人一听靖边侯的意思,顿时便惊急起来:“为什么你觉着不成?不要国公府,还有哪个比这更好的人家?”
靖边侯还没开口,老夫人道:“等等,你从不管这些事的,这是怎么了?”她有些狐疑地看着容元英:“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让你耳根子发软了?”
靖边侯等老夫人发了脾气,才陪笑道:“您千万别恼,只听儿子细细说来,其实有关这件事,儿子早就思量过了,只是当时并没有正式谈论,所以我也没出声。”
“你早就觉着不行?”谭老夫人问。
靖边侯道:“不止是我觉着不成,其实国公府那边,也不是一心的赞同的。”
“这是什么话?”谭老夫人睁大双眼:“若不是一心赞同,又怎么会三番两次上门求娶?人家做的已经够到了!”
靖边侯皱眉:“事到如今,我也不瞒您了,其实,我早就跟国公府的庾二爷商议过此事,庾凤臣的意思是,他也并不赞同。”
谭老夫人一急,靖边侯道:“您且听我说,至于个中原因,不为别的,只因为儿子是边关给调任回来的,如今北边还有我的人,但是庾约又是京内的要员,如果我们两家联姻,外人未必会不多心揣测……至于皇上那边圣意如何,也难说啊。”
谭老夫人惊了惊:“什么?这……是庾凤臣跟你说的?”
靖边侯道:“您自然也知道,他是个最精细而有远见的人,说来这次儿子领了冀南的差事,也是他在皇上面前美言的缘故,他既然有此担忧,那必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毕竟他之懂皇上的心意,比儿子等更通透的多。”
谭老夫人眉头深锁,涉及朝堂上的势力平衡,她当然不该再说什么,但仍是很不甘心。
靖边侯又叹了口气:“另外,这次儿子冀南之行虽有波折,到底也算是圆满解决,皇上的赏赐虽丰厚,但朝堂上的权柄却是半点儿也没有给过儿子,可见皇上对于京内的武官,确实是心存疑虑的。”
老夫人缓缓点头,却又问:“既然你说的这样有道理,而庾凤臣也是不赞同这门亲事的,那为什么他们家里又这样恳切地要来求娶三丫头?”
靖边侯一笑:“当初我却也问过庾凤臣,他的意思是……那是年轻人的想法儿,这自然是说,他们府里的公子看中了星河儿,夫人又溺爱,他这个当叔叔的,自然不便扫人家的兴。”
谭老夫人的心往下沉,抬手扶着额头,满脸的失望之色:“原先以为这门亲事是成定了呢,只要跟国公府联姻,连带霄儿将来的前途也是有好处的……”
靖边侯道:“您老人家不用替霄儿操心,他是个聪明的,如今还贪玩儿,只要收收心,他自然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谭老夫人长叹了声,摆摆手:“既然其中有这么多的纠葛,就算把三丫头送过去,也未必得好儿。我年纪大了,都老糊涂了!算了,你们拿士意去吧!”
当天晚上,吃了晚饭,苏夫人悄悄地问靖边侯:“真的是因为庾二爷不赞同,所以才不能联姻的?”
靖边侯道:“我既然这么跟老太太说了,那自然就是,怎么又问。”
苏夫人道:“前些日子,三丫头跟国公府里来往的那么紧密,留宿青叶观的时候,听说庾二爷都亲自去了一趟……可见他并不讨厌三丫头,我还以为这门亲事无碍呢,怎么竟然……”
靖边侯隐约听说过这个,只是当时没在意,这会儿便道:“星河去青叶观?一个人?庾凤臣又怎么……”
“当然是国公府里的四小姐陪着的,当时你还没回来,三丫头说是要去给你祈福,那观内的掌教算到你还有些劫难,三丫头就留在那里持斋诵经,过了两夜才回。”苏夫人缓缓说着,又道:“真想不到,三丫头竟然投了庾清梦的缘法,什么都肯陪着她。”
靖边侯皱眉:“哦,既然这样,那庾约应该是为了庾清梦去的,又不是特意为了星河儿。不值一提。”
苏夫人想了会儿,便又问道:“可是,三丫头生得这样出色,我本以为国公府是最好的去处,如今断了的话,竟要她归哪里?虽然也有几家贵宦豪门,但除了先前的惠王府,可没有哪家还比得上国公府了。”
靖边侯心里当然有人,只是不能告诉苏夫人,便含糊道:“横竖星河儿才及笄不多久,倒也不用格外着急,而且不是还有个晓雪吗?就算要定,也先紧着她就是了……何况前些日子你不是忙的够呛,不如且先清闲几天吧,别再操心了。”
苏夫人苦笑:“说不操心,又哪里能够?还得想想看怎么回庾家呢。唉!”
容元英不再说话,心里想起星河跟自己坦白时候的情形。
从星河第一天回府,打断了他对冯蓉发脾气开始,容元英便察觉这个女儿怕不是那种温柔怯弱的性子。
经过今日,果然确信。
他真是又喜又忧。
说实话,容元英不喜欢那种自有士张的女孩儿,可是星河说要等李绝,他心里居然……有种莫名的宽慰。
府里的人一无所知,靖边侯自己最为清楚,这次若不是李绝三番两次的相助相救,自己别说立功,活着回来都是艰难。
而李绝跟他非亲非故,若细说起来,甚至称得上“有仇”,他为什么会拼命地相救自己?靖边侯知道。
因为李绝在替他中了一箭后,曾跟他说过一句:“我受点伤算不得什么,你若死了可大不妙。”
那会儿靖边侯还以为他是为了大局着想,正在感慨这少年竟有如此心胸。
谁知下一刻,李绝便道:“你死了,姐姐可得守三年孝,我可等不得那么长时间。”
靖边侯目瞪口呆,同时心里有些恼恼地,觉着这少年必是在趁机调笑自己而已。
虽然觉着这少年太过口没遮拦,但对于李绝的义气相救,作为一个行伍出身,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军人,靖边侯当然铭记,至为感激。
直到李绝再次为了救他,竟被泥石埋住,生死攸关,容元英耳畔响起的,竟都是李绝那句仿佛是调笑般的话。
他知道,那可不是玩笑,那是李绝用命许下的誓言。
起初以为是个无法无天的小混世魔王,没想到竟是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少年英雄。容元英身为带兵之将,最欣赏器重的便是李绝这般的人才。
就算李绝并不是出身信王府,而只是个碌碌无名的小道士,但经过冀南之行,他在靖边侯心目中的形象也早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只要再假以时日,恐怕就会变成合适的“乘龙快婿”。
毕竟,容元英是个能为了边关的屯军想把星河送给老头子的,而李绝显然是个大有可为的少年后生,他知道“英雄不论出处”的道理。
可惜,李绝居然为了救他命悬一线。
容元英在激赏之余,却又为李绝担忧,同时心存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