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经过每日不间断的药浴和诊疗,宋茯苓的腿已经恢复活力, 只是因为常年坐卧在床脚力不够, 想要和正常人一样下地行走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至于闻声, 步军司和刑部的差事都办得极好, 如今深得庆帝宠信,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算是已经在朝堂站稳脚跟。

太子谢巡虚岁过了十三, 早两年已经开始协理国事。这一切还得从两年前的临安府水患说起。

那年梅雨季较往年长了不少, 谢巡向庆帝上奏水患防治一事, 庆帝采纳。防御工事完成后没多久连日突降暴雨, 好在事前准备得当并没有酿成大灾。

自此, 谢巡也就正式走入人前, 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

三年前着力发展的海上贸易如今也初见成效,上月又有海外使团携礼来朝,商议的自然是两国商贸的事。

使团的接待和会谈事宜,庆帝交给了谢巡。这件事谢巡最后也处理得十分圆满。

虽然其中少不了宋茯苓的手笔,不过追根到底还是谢巡自己动了念头。他已经遮不住身上的锋芒, 立志做一个和“梦中”截然相反的储君。

庆国太子初初舞勺之年便颇有能为,少年大才的贤名早已声名远扬。

如今的上京百姓,谁不知道他们有个一心为民的太子?日道经上甚至专门开出一个版块,罗列起了和太子同龄的官家娘子,城中酒楼茶余饭后多是议论此事。

国力强盛, 储君又是一派少年意气。如今的上京都城可是满目繁盛。

然而就在几日前, 城里突然出现了一系列离奇的买凶|杀人案,每回作案之后现场都留有一枝黄花, 闻声为了调查此事已经几日没有回府。

受害者多为城中权贵或商业巨贾,走到如今谁都树敌不少,调查起来牵连众多,甚至有些家属不愿配合,查案的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