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的上京都看似繁盛长安,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潮汹涌。
北庆虽无争储隐患,却不代表朝堂上一片清亮。以谢渺为首的益王派,以李世琛为首的相国派, 还有以郑诺为首的御史派, 三股势力彼此掣肘,已经纠葛了十二年。
当年陵国公闻如海还在时, 禁军三衙归他所辖,如今闻如海已死,禁军落在谢渺手中,最不平的当属李世琛。
三衙由三司组成,殿前司、步军司和马军司。历朝历代,殿前亲卫自成一派都是由皇帝直辖,虽然受皇帝宠信,官职却不高。
可到了太·祖时期,这个规定却被打破。闻氏祖上开国有功,太·祖立国后把数家功臣杀得只剩闻氏这一姓,此后闻氏爵位、实权一个不少,大有盛宠之势。
这等势头绝不是其他朝士大夫们想要看见的。宠臣易佞,无论闻家是忠还是佞,朝堂上都多受排挤。
闻氏一门武将,对朝堂后宫那些弯弯绕绕多不擅长,争不过便不争,左右皇帝自有公正。
也正是如此,当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时,闻氏一门便犹如蚁穴溃堤,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究其原因,还是逃不过“权术”二字。
有权无术,就犹如抱着美玉在大街上行走,面对旁人的觊觎,脸上只写了“菜鸡钱多来抢我”这几个字。
有术无权则……不,有术的人绝不会无权。
李世琛、郑诺、谢渺,此三人皆是延州之变的受益者,当年的事绝与他们逃不了干系。
还有最重要的一环——庆帝。想要洗刷闻氏冤屈,这些人都得付出代价。
闻声初来上京都,对各方势力不甚了解,如今有何德在身边,自当会好过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