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竹篱小院的人是皇帝身边的内侍孙良玉。
谢相迎看这人颇为眼熟,回忆了好半天才记起,这人就是昨日扶他起来的那个内侍。孙良玉人长的温润,说话也温吞,眼睛乌溜溜的,像两颗黑葡萄。此刻穿着一身麻布衣裳,颇有几分寒门子弟的意思。
谢相迎看他这一身不怎么正大光明的打扮,心道这小皇帝估计是要他偷偷入宫。
孙良玉见谢相迎回来,行过礼后说明了来意。
此次宣谢相迎入宫果然未得太后同意,小皇帝的意思是要他酉时太阳落山之后再随孙良玉偷偷坐着马车入宫。
谢相迎心道这小皇帝还是对太后留着一手的,也算是个聪明孩子。他这帝师尚在宫外,也不知是这点小九九是什么人教给他的。
谢相迎接了旨,留孙良玉在竹篱小院喝了会儿茶。
这院子是从前谢家公子堆放杂物之地,谢相迎为了少见谢家人,便对外说自己移居在此地。
几盏茶之间,谢相迎对孙良玉的好感增加了不少。此人谈吐雅致,待人有理,行事滴水不漏,祖上必定是读书的,不知遭了什么罪,才让子孙进了宫做内侍。
两人在小院一直坐到酉时,才乘着夜色坐上了通往宫门的马车。人跟着孙良玉从西门浣衣坊过去,弯弯绕绕走了不知多久,才在写着“通幽殿”三个大字的红墙外停下。
孙良玉让谢相迎稍待片刻,进去通禀之后大门才又被缓缓被推开。
高墙绿瓦,这是谢相迎第一次看见暮色中的宫城。若不是奉诏入宫,谢相迎还以为自己是被红娘引去和崔莺莺幽会的张生。只可惜这红墙里等着他的不是美娇娘,而是小皇帝。
两人穿过院子,一直到殿中,内殿层层珠帘帷幔之后,一个粉团子正执笔批阅面前的奏折。
凌琅今年只有九岁,小小的人盘腿坐在案前,灯火已暗却还在认真看折子。谢相迎看凌琅手中的毛笔比这人的小臂都长,不由得在心底笑了笑,这小大人,有模有样的。
“陛下,谢公子到了。”孙良玉进去通禀了一声。
“帝师?”凌琅放下手中的笔,鞋子也未穿,脚底生风似的跑到谢相迎跟前儿。他抬了抬手,在半空中停了一停,又将手收回身侧。良玉说帝王不可暴露自己内心所想,他不能让谢相迎知道,自己对他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