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惊奇的是,那束火光不但比寻常火焰更加耀目,而且正在不断转变角度和方向,来回照射营门前五十步内的各个方位。
随着哨楼的光线看向营外,袁老将军又是一惊。
只见安放在营寨门口的一圈照明火盆中,有两处火盆的照亮距离异常地远。
跟哨楼上的火光一样,那两处火盆的光线也像是一只大手聚拢成一条狭长的光路,直直照射到五十步以外的地方。
若是营外的一圈火盆,都被如此改造,军营外夜间可视范围,将由之前的二十步,直接提升至百步之外。倭寇若夜里再来偷营,便会更早一步被发现。
“虎翼卫中果真有高人!”袁老将军激动地捋了把胡子,朝带路的军士催促道:“他们现在人在何处?快快带我过去!”
军营兵器库外,有一处烘炉和锤打台,原是用来修补战后磨损兵器的地方,现在正被老耿和唐仲占下,在此处叮叮当当锤制铁器。
“成了,你看看!”
老耿将手中,刚刚涂好一层银粉的铁质灯罩,交给唐仲验看。
下午打制出来的三块大灯罩,每个都足足有成人展开双臂那般长,用在营寨门口的火盆上,刚好合适。
而现在做成的这一块,大小仅一尺有余,被捶打成薄薄的一片,拿在手中也不觉得沉。
唐仲取下别在墙上的火把,将灯罩下端的铁环,拧在火把的手柄处固定住。
刹那之间,火把原本向四面八方漫射的光线,立即被灯罩聚拢收缩成一条平行的光路,同之前做出的三个大灯罩一样,足以照亮五十步之外的事物。
灯罩和火源的距离,经过唐仲和老耿的反复试验与推敲,终于找出一个合适的位置。
既不会太近,让火舌熏黑了银粉涂层,又不至于太远,影响照明的距离。
看着手里改造一新的火把,唐仲对现在的成果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