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但兄妹俩还记得来城里是做什么人的,收回了惊奇的目光,找了个路人问了孤儿所的路。

等到了孤儿所后,陶家兄妹两个再一次震惊了。

孤儿所里很干净,在里头的孩子衣服虽然大多也是旧的,但基本没有补丁,他们的脸和手也都干干净净,有几个弄花了脸和衣服的正站在墙角罚站,其他孩子就看着那几个罚站的孩子笑,笑到一阵打铃声响起,才呼啦啦地跑走了。

兄妹俩注意到,那几个罚站的孩子也一起去了。

他们很疑惑,不知道他们是去做什么了,而接他们的大人告诉两人,这是该上课念书了。

陶言和妹妹陶真儿对视一眼,都再一次震惊了。念书,这是他们爹爹一直在念叨的事,村子里条件最好的几户人家才能将孩子送去念学,但在这里,这么多孩子都能去,而且好像还不用给钱?

但他们很快就知道,这个孤儿所比他们想象得有多好了。

这里有干净的宿舍,还有一起吃饭的食堂,能免费上学读书,唯一的要求是将来长大,要做三年义务教师,下乡去教导穷苦人家的孩子认字识礼。

这事,是明薇和在现世见识后的贺瑾安一起向珉帝建议的。少年强则国强,未来一代都读书识礼,培养的人才才会更多,也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孤儿所的所需费用和建设都是由朝廷支付,这也能很好地凝聚民心,不说别的,至少被孤儿所养出来的孩子,只要有正常的三观,都知道感恩。同时孤儿所也接受社会各路的资助,总有富商和贵族做善事,哪怕没有,明薇个人也会定期向孤儿所捐赠物资。

陶言和陶真儿就这样留在了孤儿所。

除了孤儿所建设了起来,民间也新增了多所女子学堂,甚至有的已经开始男女混读了。

这说起来也是因为明薇。她在短短时间内将生意做到了大渝第一,开辟了多个市场,她家的东西邻国都抢着要,她能有这样的成就,谁家有女儿的不羡慕,不想自己女儿也成为那样的人?

再一听,好嘛,原来人家的爹就是教书先生,这……难道她那么强,就是因为从小读书的原因?

这下家里有女儿的都坐不住了,有条件的都将女儿送去了女子学堂就学,但女子学堂比普通学堂可少多了,很快就满员了。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这么多女孩子等着上学,这女子学堂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明薇对此当然是乐见其成的,其实在开设女子学堂,她的商铺和工厂就有不少女职员。这些女职员有了经济收入,在家里的地位也明显提高。哪怕这在大渝只是一小部分,但也能让不少女性意识到,自己是能比男人强的,而不是只能当男人的附属品。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女性有了意识,在加上现在的教育也跟上来了,相信以后在大渝这边女性也会有更多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