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却没想到越住,他便越发为这淳朴而宁静的生活所沉醉,也更对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将睢阳变成如此人间仙境的苏洵感兴趣了,在一日诗会醉酒后,脑袋一发懵,竟是派人送了拜帖至宫中。

谁料还未等他酒醒后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他便收到了那位皇宫里地小皇帝的回应,邀他至宫中一聚。

易安坐在马车中,再度捏了捏自己腰间的玉佩,易氏虽然在蒙朝中地位已经不可小觑,但他到底是按照家中长辈的规划执掌商路,未曾入朝为官,面见皇帝更是第一次,难免有些紧张。

更何况,据世人所言,禹朝这位陛下可谓是天人之姿,世间男子见之便要羞愧掩面,更是戏言这位陛下之所以仅有一位皇后,就是怕扩张后宫的消息传至民间,惹得无数小娘子甚至是小郎君都要茶饭不思。

他看了看天色,心知离苏洵传召他还尚早,这位陛下也是难得的勤政,纵使身体不好,但几乎没落下几次早朝,下朝之后也多是在御书房中处理政务,很少听说其有何风花雪月之事。

易安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一会儿面圣后的说辞,一边将手伸向之前一位宫人送来的点心填肚子。

一直等到了晌午十分,易安才看到一位宫人朝着马车走来。他整理了整理衣物,叫小厮带上他特意准备的上好的红珊瑚树,下了马车。

行至宫中,当那雕花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坐在上首的那位身着龙袍的小皇帝看过来的瞬间,易安便觉得自己之前准备的说辞全都在脑中烧成了灰烬,一时间竟像个刚出家门的毛头小子一样手足无措。

“在,在下易安,蒙朝易氏族人,今番入禹,特来拜见陛下。”被小皇帝那双漂亮的眼睛看着,易安刚一开口竟险些咬到舌头,他连忙叫小厮将自己的礼物带来,“小小薄礼,还请陛下不要嫌弃。”

“易公子不要紧张。”苏洵笑笑,“今日早朝之后还有事商议,所以晚了些,易公子还未用膳吧,不如和朕一起用午膳?”

苏洵声音温和,说话也没有架子,更重要的是有一副看一眼就让人心生好感的好皮囊,更是让易安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他看向苏洵面前的几案,上面放着一些有些发黄的纸张,纸张最中央写着一个大大的数字,下面有一些小字和配图。易安是知道禹朝的造纸技术的,这样品相的纸张按理来说绝不会跑到一个皇帝的面前,可是看那几案上的纸,上面还有朱批的字迹和红圈,明显被苏洵仔细阅读过。

苏洵注意到了他好奇的目光,一边叫人收拾桌子,一边笑着解释道:“这是朕命人印刷的日历,上面有各种节气日期,还印了一些农事上的窍门。”

看易安来了兴趣,苏洵便让人又拿了一份完好的:“拿一本给公子看看。”

易安谢过苏洵,接过那本一指多厚的小册子,翻开一看,刚刚看到的那个醒目的大字便是日期,下面写着年月和节气,配图多是一些小故事,下面还写着一些诸如如何育苗,如何防治害虫等耕种敲门。

这是苏洵和钦天监的人,耗时数月做出来的日历,目的就是让现如今依靠口口相传地经验的种田良法可以被推广至全国。

“这种纸张极为便宜,墨也是最为普通的一种,一本日历不过二十个铜板,几乎家家都买得起。”

作为商人的易安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嗅到了这日历背后巨大的商机。这本日历上按照节气写了各种作物适宜的耕种打理时间,但凡是家中有田的百姓,八成都想买一本好好学习,虽说利润不丰,但想想这天下有多少百姓,光是从每家中赚上连三个铜板,那利润也是极为丰厚的。

不过现在并不是谈论商业的好时机,他与苏洵并不相熟,两人还处于两个较为敌对地国家,易安也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将日历放到一边。

“公子有什么忌口的吗?”

“世人皆知陛下宫中美食天下第一,在下有幸品尝已然是幸事。”

苏洵笑眯眯地接受了易安地夸奖,命宫女让御膳房的按照往日菜单又加了几个菜色,然后和易安一边等待传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不一会儿,御膳房便做好了午膳,宫女们鱼贯而入,端着造型美观香气四溢的菜色走了进来。

萧不闻跟在最后面走了进来,看到易安后顿了顿,然后接过药碗走到苏洵身边,借由往小皇帝手里放药的动作低头小声说道:“陛下倒是坦荡。”

苏洵:“……”

小皇帝嗔怒地看了一眼萧公公,好不容易忘了的倒霉事,让萧不闻这么一提醒,就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