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知我。”苏洵点点头,“不瞒着国师,朕有志于收复河山,所以手中需要大量能做事实的官员。”

世家子弟虽家学渊源,但是不屑于制杖庶务,他现在缺的不是像慕容澈那样的高官,缺的反而是能亲自深入百姓中的小官。

实验基地做出来的农业、工业上的创新,需要这些官员来帮他推动。

“陛下认为,只是浊官,危害不大?”

苏洵疑惑,难道不是,往常不正是世家居高位,寒门做浊官的模式吗?现在自己不过是想办法增加了一些浊官的数量,但都是名正言顺的,有什么问题?

清河有些无奈:“陛下,此举连臣都能看透,更遑论他人。”

连我这个修仙的国师都看出来你背后所图甚大,你难道以为朝堂之上那些活地跟个人精似的官员们看不出来?

“等等,你的意思是,丞相他们,已经知道朕的目的了?”

清河有些同情地看了一眼小皇帝,若虎狼一般的臣下,在这中间生存就已经不容易了,苏洵还想要从他们口中夺食。

“不对啊,如果说丞相已经看出来了,为何当初举办文会时他没有提出异议,而且这次朕将修建图书馆的事情,他也没有阻拦。”

“陛下,世家册的名单,已经很久没有动过了。”

名单?是了,除了在开国时,苏氏作为国姓被提到了首位之外,世家册的排名已经数百年没有动过了。尤其是这第二位,虽为楚姓,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慕容氏的势力已经压在了楚氏之上。

“你是说,丞相想借此重拍世家册?”

“怕是不仅如此。世家之所以不行动,一是其有所图谋,而是其还在观望。”

“观望陛下以及……”

“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