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方的车叫司南车,俗称“指南车”,是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敞篷车,横木上雕着缪龙,纯金的马当卢上插着华丽的彩色羽毛。车上立了一个木头雕的仙人,仙人身披羽衣,不管马车朝着哪个方向前进,木头仙人的右手永远指向正南方。

紧随其后的是:鼓车、游车、羊车、鸾旗车等先导车。

每行一里路,鼓车上的士兵都要扬起大锤,击鼓报数。

再往后是象车,南越古国进贡的大象,拖一辆大车,载十名鼓吹手,一边前行,一边奏乐。后边跟着御医车、御药车、御书车等等。

前队的八十一辆车,有一大半都出了洛阳城。

中队这边,天子和百官才刚刚走出宫门。

鼓乐队在前,禁军轻骑开道。洛阳尉两人、洛阳亭长九名、洛阳令、河南尹、司隶校尉等官员的马车依次排开。

正中间才是天子专用的猎车——蹋兽车。

太仆管理着天子的三十六辆副车。

主车上,侍中、散骑常侍一左一右,陪伴天子。荀老太尉和崔司空都没来,这两位老臣得留在洛阳主持政务。

离邙山的皇家猎场还有一段距离。拉车的马,速度已经慢下来,显然是马力不足,需要休整片刻,将主车和副车调换一下。

天子的主车和副车,外形都是完全相同的。随时可以中途换车。

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在长途跋涉的时候,保证速度。当然,还附带了预防刺客的功能。

比如: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为什么会击中了副车?当然不是张良和他的帮手不靠谱,准头奇差无比。而是因为主车和副车长得一模一样,而且次序是打乱的。天子坐在哪辆车上,哪辆车就是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