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来了挡都挡不住,李岚迫切的想把脑海中的实验资料变成文字,因为是自己设计的实验得出来的数据,李岚一边回忆实验过程,一边把脑海中的数据输入到文档中,因为不需要思考,李岚的手指在键盘上几乎没有停顿。

渐渐的,屋里除了键盘的打击声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外面楼道也逐渐安静下来下来,不知不觉伴随着键盘的敲击声黑夜缓缓褪去,天逐渐地亮了起来,宿舍外的窗户浮起一抹鱼肚白,但是宿舍区依旧寂静无声。

李岚看了一眼窗外,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拉伸了一下因为久坐有些僵硬的身体,看着渐渐升起的太阳打了个哈欠,不小心又通了一个宵,但是成果喜人,起码努力了三个月的论文只剩下最后的润色了。

李岚没忍住又打了一个哈欠,刚刚打字的时候还精神万倍,现在论文完成,稍微放松一下困意就一涌而上,稍微整理了一下就回去补眠。

——————————————————

李岚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醒,企鹅上有好几条未读消息,是群里新助教发的关于明天faily etg的提醒,李岚这才想起来这几天只顾着做实验写论文发表要用的ppt还没来得及做,不过论文都有了,ppt也只是时间问题,faily etg明天上午十点开始,时间非常充裕。

这个点餐厅早就没人营业了,随便吃了点饭之后李岚就拿着电脑去图书馆做ppt,懒得做花里胡哨的,李岚直接就是大白背景加字,字体倒是有粗有细,可以说除了简洁明了之外没有一点美感,但是ppt内容一点也不少,要不然一个简单的ppt也不至于花上一个小时。

二十八号早上九点四十,药学院多媒体大教室。

因为人多加上要用到电脑,一般这种会议都会选在多媒体大教室,由于马上就要开学,王新研究队伍的学生几乎全员到场,零零散散的分坐在教室里。

上午十点会议正式开始,王新简单的说了几句新学期的致辞后就是今年新生融入研究室的第一步——自我介绍,因为缺人,这次王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四个硕士生,算是人数最多的一年了。

自我介绍过后才是今天的发表,新学期第一次发表的学生一般会是马上要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生,比如开学就研三的孟伟。因为李岚属于特殊情况,所以被助教安排在最后一个进行发表。

李岚注意听了一下,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但是也有不少的收获,尤其是王新的点评,让李岚在看发表的过程中经常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孟伟是第三个发表的学生,李岚看来一个暑假过去在孟伟的研究并没有很大进展,也不知道是遇到瓶颈,还是假期不在学校的缘故。

李岚上台的时候下面的人连续听了一个多小时,注意力已经有点分散,不过看李岚上去还是礼貌的打起精神,和李岚一起以科研助手身份进来的男生看到李岚上去准备发表心里依旧不敢相信,收到邮件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自己看错或者是助教搞错了,直到李岚站在讲台上才相信之前和自己一起当科研助理的女生真的有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她是怎么做到的,男生百思不得其解,同时竖起耳朵准备听李岚做的到底是什么研究。

因为李岚的实验已经完成,虽然她努力去掉了不重要的部分,但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整个发表下来花费的时间依旧比别人长不少,尤其是中间省略的实验步骤在发表后的询问环节被问的最频繁,李岚一边回答一边纳闷,刚刚发表的时候看着都还没什么精神,怎么一到提问环节冒出来这么多人问问题?

最后眼看就要超时却依旧没有停止趋向的同学,新助教顾不得太多,和王新商量过后连忙喊停,表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下找李岚交流之后提问浪潮才算停止,李岚发表完后王新进行总结的时候再一次肯定了李岚的研究,知道李岚论文已经完成后更是满意的直点头。

坐在中间的孟伟看到李岚发表时的研究进度都惊呆了,尤其是听到王新问李岚论文写的怎么样,而李岚的回答初稿已经写完了的时候眼睛更是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旁边赵哥和谢哥的表情明显也是被李岚的研究进度给惊到了,别人不清楚情况,同一个小组的他们还不知道李岚的研究进度么?明明暑假放假前两人的研究进度还差不多,这两个月李岚是坐着火箭搞研究了,进度怎么这么快?

孟伟在一旁有点心塞,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来说自己写论文的进度其实是大部分学生的流程,一般情况都是研二下学期定论文方向,并有大致框架,那么暑假和研三上学期就可以进行实验验证,下学期就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写论文,或者边做边写,只是这样时间上会紧张很多。因为上学期进展顺利,暑假自己在学校呆的时间很短,但是即便如此,研三上学期用来做实验的话的时间也是充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