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加试一般集中于前两题,如果前两道题全部解出,后面两题能解出至少半道,或者一道,那么进省队十拿九稳,运气好的话拿到一个省一也不是没有可能。

做完第三道代数的题目,距离考试结束只有短短半个小时,今年二试的代数考的是费马小定理,计算颇为繁杂,李岚整整耗了四十分钟才把题目推演出来。

今年二试最后一道题目是数论,今年题目好像尤为复杂,第四道数论题李岚只是写了几个解题过程,考试结束的铃声就响了起来。

看着没做完的试卷,李岚心有不甘,再给她十分钟的话,她有信心能解出来,奈何考试已经结束,李岚也只好放下笔,等待老师收卷。

去餐厅的路上李岚大致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数,李岚记得培训老师说过豫省大部分年份下一试‘90分’+二试两题可以进省队,以去年豫省的全国数学联赛的成绩来看也的确试这样。去年豫省的省一分数线是126,有七十五个人过线,省队的分数线则是168,只有十四个人过线。

而在数学联赛强省之一的浙江省,一试‘90分’+二试两题几乎进不了省队,去年浙江省省一的分数线就是165,七十五人过线,省队的分数线直接提高到二百分,一共二十六个人过线。

就是不知道今年豫省的省一和省队的分数线是多少,但是据李岚估计自己的分数进浙江省的省队也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有些遗憾最后一题没有做出来,但是李岚也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加上第二天就是物理初赛,也没有时间留给李岚惋惜没做完的题目。

————————————————

物理初赛的考试地点同样在豫市一高,只是考试场所发生了变化,物理物理复赛包括笔试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题由全国统一命题,满分320,实验部分则是各省竞赛委员会自己命题,满分80。

今天上午九点到十二点是物理竞赛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则是在下周六,所以下周六意味着李岚上午考完化学竞赛,下午就要参加物理竞赛的实验部分。

物理复赛的理论题只有七道大题,但是就这七道题单单题目就有六张a4纸那么多,看着上面密密麻麻题目和配图,李岚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反而兴奋的搓搓手,听到考试开始信号生响后,李岚拿起笔投入到题海中。

三个小时,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李岚放下笔数了数自己的答案,七道题足足用了八张纸。

最棘手的数学和物理考完后,李岚才算松了口气,经过两天的高强度考试,即便是她也被榨的一干二净。好在接下来的生物联赛和化学初赛和物理以及数学竞赛比起来压力小了许多。

李岚上了高中后发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统商店的缘故,自己在生物和化学上比想象的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的一周,生物联赛和化学初赛竟然莫名起到了舒缓心情的作用。

————————————————

十一月十一日,后世双十一还没开始的现在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焦文赋走进正在上自习的九年三班教室,逮了几个上课说话的学生,没收了两本小说后,焦文赋走到李岚旁边拍拍她的肩膀示意李岚和自己出去,路上用同样的办法叫上了张琴心。

李岚和张琴心一头雾水跟在焦文赋身后的出了教室,跟在焦文赋的李岚盯着焦文赋背手放在身后的小说。

e,这个粉粉的有些娘唧唧的封面甚是眼熟啊。。。

好奇心上来的李岚顺着书上字的方向歪着头看了一下:梦,里,梦,外。。。???!!!

意识到那是什么书后李岚的脸轰的一下红了起来,她说封面怎么这么眼熟呢,出版之前有人给自己发过这个封面来着,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忙着准备考试,匆匆瞟了一眼就抛在脑后了。

看着焦文赋手里的书,李岚有些没想到自己的书这么快就出版了。虽然但是,看到自己书在老师手上莫名有种羞耻感啊。李岚决定装作不知道。

办公室空无一人,焦文赋拉出两张板凳让两人坐下,走到自己座位上把没收的小说放在一个纸箱子里,然后转身从抽屉里拿出几个颜色不一样,对折起来的纸张,温和的的注视着两人:“李岚,张琴心,今天让你们来办公室没有别的事,就是想告诉一下你们两个上个月的竞赛结果。”

张琴心看向焦文赋手里的东西,慢慢意识到那应该就是上个月考试的证书,有证书就说明她们两人最低也是省三。张琴心眼睛睁大,目光集中在焦文赋手中的证书上。

她们不是就两个人么,怎么这么多证书?难道李岚或者自己不只一门获得了证书?还有,哪个是她的呢?张琴心忍住想看的冲动,默默等焦文赋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