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裴已经很满足了。
两人到时,衍悟大师已经候在禅房。
“十年未见,大师安好。”李玉裴率先开口道。
衍悟大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老衲见过陛下和皇后娘娘,劳娘娘挂念,老衲一切安好。”
十年转瞬即逝,衍悟大师身边的小沙弥也长成大人模样。
时间对这三人却格外优待,尤其衍悟大师,常年在外游历,风餐露宿,却看不出丝毫岁月蹉跎的痕迹,唯有胡子似乎更白了些。
此次一行,是衍悟大师主动找人递话,既是故人叙旧,也是有求于人。
“当年见到陛下时,老衲便知会有这一天。”衍悟大师思考良久说道,“陛下要如何对待浮图户?”
近些年随着朝廷农税的降低,各寺庙名下的浮图户也是人心浮躁。
当初拿着自家田地挂靠在寺庙不过是为了逃避赋税,现如今朝廷赋税低,就没有挂靠的必要。
尤其浮图户属于奴籍,子孙后代不可科举。
圣上在各郡县兴建学校,这十年间十里八乡有读过书的,不说飞黄腾达,在镇里县上找活都轻省些,若是孩子实在出息,拿个功名,家里就直接改换门庭,吃喝不愁了。
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肚子填饱后,便想追求精神,子孙成才,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浮图户不享受朝廷福利,寺庙又拿不出安抚的手段,这次不用朝廷催促,浮图户自己就闹着要脱离。
大成户籍管控宽松,随着科举制度日渐完善,各地都曾闹出过浮图户“起义”。
衍悟大师的神情无奈,这些年佛门弟子还俗的不少,虽有本人六根未净的缘故,这位陛下的功劳也不可小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朕以为大师该懂。”年景不好时,农户迫于生计出家或挂靠在寺庙名下来避税,现在形势逆转,觉得自己吃亏时就会离开。
天下寺庙道观过去不知侵吞朝廷多少农税和劳动力,叶敛没一刀切灭佛,勒令和尚还俗,重新整理户籍,如此顺其自然,已经是看在衍悟大师的面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