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圣上看着性情肆意,实则最谨慎不过,这也能从他对待世家的手段来看,纵使不喜欢,四大世家的家主在朝中的官位都不低。

科举制要推行,叶敛便是直接站到世家的对立面。

拉一踩一,李家就是圣上最好的拉拢对象。

诗书传家,族中子弟不成器的极少,科举制后李家的势力不会受大影响,容易拉拢。

叶敛对上尚书令李如徽的眼神,轻轻颔首。

四大世家中,李家地位最高,尚书令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李如徽能在圣上明显排斥的情况下,稳稳坐住尚书令一职,就知道他是个识情识趣的。

圣上为何不愿皇子和世家牵扯,那是明白自己儿子的斤两斗不过世家的老狐狸。

于是叶敛适时展露了自己的手腕,关西的几场战役已经能证明他的能力。

何况,李家的诗书经义和在大成文人心中的地位,都是科举制推行的助力。

想要将李家绑上皇室的大车,赐婚是最简单的,而他年纪合适,又是科举制的推行人……

几方保证下,这结果也正如叶敛预料。

李如徽的心情复杂,几个时辰前自己还在感叹李家未牵扯进皇室,这宫宴后自家就多了个王爷女婿。

陈叔品轻哼一声,酸酸地说道,“李兄何时攀上了睿王,也不和我等知会一声。”

相比九皇子,睿王属实是优秀太多。

李家作为世家的领头羊太久了,谁又甘居人后。

偏偏李如徽是个低调的,看出圣上喜恶和未来大形势后,便主动拉远了世家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