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洋人,渡口的官员也是经常见的。无非是一些传教士,打扮的古怪,一身黑袍又带着巨大的十字架。初时百姓也能看个新鲜,习以为常之后就觉得一般了。
若突然出现一些特别眼生之人,驻守的衙役自然会第一时间报上去。
这天见得人就十分不寻常。那是一搜巨大的商船,比以往见的都要大上许多。
第一个登上渡头的洋人穿着十分稀奇。据盯着他看到那个衙差说,好似上半身只裹了件只有皇家可用的明黄色的没袖子的袍子,下半身没穿裤子似的,两条腿死白。领子堆在脸上,油头粉面的。一头金毛,还拿着手绢遮着半张脸,看人的时候都从鼻尖看,而且那眼珠子蓝幽幽的好像能冒光。
这人实在太过稀奇,明显就不是他们见惯的传教士,所以少不得要层层盘问。一群衙就差上去堵他,他吐着一口鸟语一直大叫,却始终不肯交代他到底是从哪里来,是来干什么的。
这一抓一问,就得层层上报,然后没多久被广东巡抚知道了此事。
无奈之下,巡抚便下令让广州府的官员找了几个传教士做翻译。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洋人说的是,他自己是什么不列颠王国的贵族,是代表大不列颠的国王来与大清谈交易的。
交易还是贸易,翻译之人没说清楚。这两个词的差别可不小。巡抚不敢拿主意,便写了折子请旨,请康熙给个批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
主要是他们以前也抓过传教士,后来这些洋人都被招进了京城,还都身居高位。再贸然抓捕错一个,他怕担责任。
康熙看完折子便皱眉。这洋人的用处无外乎在钦天监供职,他听过有的要与他交流思想的,求他信奉什么真主的,希望来与大清通商的还真是头一回。
于是也顾不上翻牌子,自己看着折子想应该怎么处理。既是说来贸易的,就不好轻易赶出去了。但是就这么带进京,又怕这洋人最终不怀好意。
康熙一人既当国君又当外交官的日子也持续好几年了,现在他很想找个人先去代表自己试探这洋人一番。但无奈朝政可用之人没一个会西洋话的。
广东是有些洋人的,但是不可信,也不能随意用。康熙很发愁,是不是得另外培训些会说洋人语言的人出来。宫里自从南怀仁被赶出去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在大早上用鸟语吟唱了。要找出培训老师都费尽。
胤礽来的时候,康熙正提笔在折子上写批示。
第90章
胤礽见康熙正在运笔十分急切,想来是有大事。便在一边静等着。折子是自己临时写好的,措辞并不十分圆滑,他心里略有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他汗阿玛。
康熙写了小半刻才停下笔,见儿子在一旁立得笔直,皱眉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就寝?”
今晚值夜的不是一贯伺候的大太监梁九功,而是另一位乾清宫的首领太监魏自清。
在乾清宫里做太监,就是要比旁处多长些心眼。他一向也乖觉,立刻上前回道:“奴才见太子爷夙夜前来,怕是有急事要回禀皇上,便自作主张把太子爷请进来了,还望皇上恕罪。”
康熙没有怪罪的意思,挥手让他退下。临走前他还收获了太子一个赏识的眼神。
胤礽怕他汗阿玛觉得自己急功近利,呈了折子后语带自责的说道,“扰了汗阿玛休息是儿子的不是。只是汗阿玛也知道,戴梓那里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还需汗阿玛再做定夺才是。”
康熙接过,却不着急翻看,只问他:“刚才广东巡抚上了封折子,说起有一个不列颠的使者要代表他们的首领来与大清做贸易,此事你可听说了?”
胤礽被问的有些懵,这几日他都在忙钢厂和火铳之思量着如何保住景山的军工事业,哪里顾得上京城外的事情。他顿了顿才道:“儿子不知,想必事出突然,汗阿玛也是刚得到消息吗?”
“朕有此发愁”康熙揉了揉眉心,“广东那边没有可用之人呢。”
“可是广东巡抚办事不力?”
“洋人打着要与大清贸易的旗帜过来,语言不通便很难成事。”康熙叹气道。即使洋人真有心贸易,聊起来恐怕也是驴唇不对马嘴。
胤礽心下了然,当年满人入关时,也是因为与汉人语言不通多生了许多事端。有了那些惨烈经验,皇子们才统一开始三语教学的。
他心思一转,自己是会英文的,如果在此时毛遂自荐,不知道他汗阿玛会不会同意由他去和洋人接触。但是钢厂的事情没办好,他的心思没办法定下来,暂时离不了京城。
康熙沉声又道:“朕有心派钦天监内任职的洋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