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秦曦道:“是真的,太后册封她的圣旨还是我那堂兄亲自宣的。”

冯寄聪当然晓得秦曦口中的堂兄,是秦四爷的长子,如今在鄞县做县令的,她从前也见过,金家人还让她多与这位秦县令的妻子多加走动。

她这时才不得不郑重起来,然后面上却满是扭曲的嫉妒,“她既无才情,又是个弃妇,踩了狗屎运了不成,她凭什么”

随即又是释然,“不过被封了乡君又有什么,这玩意也许在国都那地界行的通,这里谁在意那个?”

秦曦也赔笑道:“这乡君一说,也就是称呼上显得气派一些罢了,我那七妹妹当然是比不上金少夫人的,真要她出来走动,人们便知她还是一如七年前那样,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

七年前的秦宁

冯寄聪不由得回想起来,那时候同是家中嫡女,但境遇却很是不同。

秦家娇宠女儿,养出来的女儿一个比一个娇气,最为娇气的还数嫡幼女秦宁,她们两个那时在一道念书,最是知道秦宁学起什么来都不用心,用不了一会儿便说这里疼,那里疼的。

关键是秦家的长辈还格外当真,每每都要好生哄秦宁一番。

冯寄聪当时就挺不屑的,这不屑中还夹杂着一点嫉妒。

因为同为家中嫡女,但冯大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官迷,在冯大人眼中,女儿便是将来用于联姻巩固他地位的棋子,冯寄聪别说故意喊疼不学,即便是平素里琴棋书画哪里没有学到位,都是要被冯大人叱责的。

她不仅仅嫉妒秦宁,还嫉妒所有能得到家中上下宠爱的姑娘,因为这份娇宠她不曾得到过。

“是呀,她什么都不会,就是个草包。”冯寄聪恶狠狠的说着,仿佛这样就能将秦宁给踩在脚底下一般,“你可知道,我这一回之所以回娘家来,是为着咱们北郡每三年一度的风月会,我手中有几个名额,便想着惠及家乡的姊妹们。”

冯寄聪口中的“风月会”在北郡流传已久,最远可以追溯到曾经先帝尚在北郡做藩王的时候,那时也是三年一度,具体就是比一些女孩子们自幼研习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最后选出三名才艺优秀的女子,甲等可以进入王府,做王府小姑娘们的女师。

次一些的,即便做不成王府姑娘的女师,有着这一场风月会上所出的风头,也有利于以后说亲。

自然既是选女师,对女子的年龄倒没有太大的要求,多是介于及笄至二十五岁这个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