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嘉华很早就发现,各店地理位置不同,周边居住的客户群也不同。
比如城东工厂林列,工人们年轻力壮,工资也高;城西土著居民多,毗邻郊区农村,对货品价格敏感;城北有不少学校;城南每天都在挖沟修路……
不同地域,不同客群,穿衣需求和购买能力都不同。而秦环岭过去只知道粗放铺货,没有及时根据供销情况调整库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校嘉华要做的,就是整合剩下的库存资源,重新按需调货。滞销的调出,畅销的调入,让供销社的货品,重新盘活起来。
实在卖不动的,就调去农村,做同类型等额置换。
丁勤勤花了两天时间,给所有供销社打电话,宣导货品组合的理念。
社长们听明白后,都纷纷表示支持,他们太需要这些灵活政策了。
公司、社员、司机等多人配合下,货品调拨方案执行得很迅速。
一开始,各个门店没什么动静。渐渐的,有老百姓注意到,他们之前想要的布料,当初卖光了,现在重新上架了,新一波的销售高峰很快到来。
强大需求下,市场反应很真实。预计八月初才能卖完的库存,竟然在六月底,就完成了目标。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全员沟通、配合,校嘉华在各个供销社的威信大大提升。
所有社长、社员都在讨论,公司新来了一位管布料的经理,一出手,就解决了夏布的库存积压问题。
七月初,商业部的会议上,校嘉华第一次作为经理代表,做了简要的述职报告。
王处长和几个领导把她夸成一朵花,校嘉华表面谦虚,心里却觉得远远不够。
她有私心,想要提前完成年度考核,升职加薪拿到县城户口,就必须在秋冬打一场漂亮仗。
只剩半年,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表扬过后,领导们继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校嘉华听得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