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老夫人沉吟不语。

王夫人叹了声,软了语气:“您也别怪我说话难听,在京都多年,我还不曾见过让快成亲的新娘子自个儿替自个儿操办婚事的。而且我方才瞧蕴灵气色不大好,怕是有些劳累过度。您不至于让她满脸憔悴去和王爷成亲吧?憔悴还是好的,若蕴灵新婚前头累病,咱们如何向王爷交代?”

老夫人心思微动,“夫人的意思是……”

“我也没什么意思。”王夫人说,“老夫人若是不介意,我们姚家可以出人出力。蕴灵母亲生前与我交好,蕴灵就像是我女儿。许家没有女主人,我可以帮忙。”

姚家帮忙?那不行!姚家主持局面那不就像李代桃僵,叫人看着许蕴灵是从姚家人手里嫁出去的吗?老夫人想也不想,断然拒绝:“这恐怕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我们总归是亲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夫人笑。

老夫人心说谁和你忠国公府一家人,面上倒是没什么不满。想了想,王夫人估摸也有好心的成分,她既然再三说了,老夫人也不好不给人情面,斟酌着说:“夫人的话也有几番道理,只是还需得和蕴灵父亲商议一番……”

“是要告知许大人一声。许大人要是同意最好不过,若是不同意……”王夫人停顿了下,饱含深意道,“往后蕴灵是王府的人,她走了,许家总是要有人来接手管的。老夫人,您也要替许大人考虑一番。”这才是她今天来得目的。

老夫人呆了呆,小半天没说话,像是被说服了。半晌,她重新开口,重复道:“这件事需得和蕴灵父亲再商议。”

王夫人看老夫人神情松动,她应该是明白了。于是不再说什么,点了点,再次应了声:“确实。”

王夫人在慈安堂又坐了会儿,起身告辞。老夫人没有多加挽留,叫了常嬷嬷送送王夫人。

老夫人独自坐在慈安堂,手中捻着佛串,想着方才王夫人的话。忠国公夫人说得确有道理,大孙女嫁去了王府,家里可不就是管事的没人了。她老婆子年纪大了,还能操多少年的心。以前许康辉身边,苏氏还能撑几分门面,她生了儿子,自个儿也有点掌权的本事,她动过姨娘抬正房的心思。但是现在,苏氏心思不正,眼光短浅,没有丁点正房气派。至于旁人……

老夫人头疼,儿子不好女色,身边通房姨娘就几个,现在走了个柳姨娘,就剩个苏姨娘和一个通房。她连能数的人都没有。

常嬷嬷送完王夫人回到慈安堂,看到老夫人撑着额头,关切道:“老夫人,可是哪里又不舒服了,老奴去叫大夫……”

“不必。”老夫人轻声打断她,“我没事。康辉呢,在府里吗?”

常嬷嬷回答:“老爷出城去军营了,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