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曜震撼了:虚拟现实技术竟然已经如此发达,即便他没有亲身经历过太空漫步,但也获得了极强的代入感。
众所周知,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宇宙空间中是没有气体的,所以理论上他现在听不到任何声音。而现在,隔音降噪效果极好的耳机中播放着某种大气空灵的、类似“白噪音”一类的背景音,将体验者与真实世界隔绝开来,让人的精力更集中于眼前的视觉震撼中。
太空的底色是幽深的黑,疏落有致的星体点缀其间,被黑色衬托的更加璀璨夺目,是真正的“手可摘星辰”。而在其中,最为明亮耀眼的,一定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那颗巨大而炽烈的气体球。
庄文曜在原地震撼了一会,才意识到他现在是“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自由漫步的!
于是他尝试拨动操纵杆、控制自己的动作,向前踏出一步,却发现操作异常艰难,有种使不上劲的感觉。
庄文曜仿佛体会到了宇航员太空漫步的实感,适应了好久才习惯这种失重感的存在,找到了使用操纵杆的诀窍,缓缓向前移动。
每当操纵杆趋向一个方向的星体超过三秒,眼前就会出现光圈对该星体进行锁定,旁边浮现出文字解释它的名字和简介。如果遇到了比较喜欢的“本命星体”,还可以给它做标记。
为了增加vr体验的趣味性,项目保留了失重的特点和绝美的视觉效果,却没有完完全全依照现实再现太空漫步的场景,而是增添了许多游戏般的功能:
比如安全绳系统:可以让体验者迅速回到起点;
再比如障碍系统:体验者需要当心不要被宇宙空间里的陨石、太空垃圾等击中,否则就会“死亡”,提前ga over;
还比如多人实时互动:体验者能同时在太空中看到宇航员同伴,他们的行走路线、看到的星体等等。
但是庄文曜发现,他眼里的每个宇航员,都长得一模一样,穿着厚厚的宇航服,缓慢地漂浮着。
那么他在别人眼里,大概也是众多复制粘贴般的宇航员中,平平无奇的一员吧。
身边不断有同伴和他擦肩而过,在灿烂壮美的星海中徜徉,没有人注意他,没有人因他驻足。因为体验是限时的,要把握时间,没必要做无意义地停留。
那大概是找不到陆之恒了,庄文曜想。
于是他不再原地打转,朝着一个方向迈步而去:蓝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