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只有临死前叶向红才知道,他才是最狠最无情的那个人,平时种种皆是表演罢了。

“你们也不能怪老乡抠门,毕竟他们自个儿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只有精打细算,才能过的长久不是?抠门一点也能理解。”冯丽劝说道。

其他同志听后也只能这样想,但是对于卫家屯生产队非常大方这个问题还是深表疑惑,毕竟卫家屯那么穷,咋会大方?

“冯丽同志,你说你们生产队的乡亲和大队长特别大方,真的假的呀?能告诉咱们具体是什么情况吗?”旁边的同志问道。

冯丽便一五一十地讲了这些天待在卫家屯的情况,从准备房子到给狗,“就我们刚到卫家屯那天,房子就给咱们盖好了大几间,虽然都是土坯草房子,但却也是独门独院,特别干净,此外还给准备了一些柴禾和菜啥的。当天生产队里面分肉,按照大队长的意思,专门为了迎接我们知青杀的,给咱们送了大几斤呢!”

其他同志听后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了下来,“这么好的大队长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呀,可比俺们大队长好多了,你们大队长是不是给送了一些猪骨头呀?”

毕竟时下猪肉特别金贵,平常人家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回,大队长会舍得送给刚来的知青吗?

冯丽:“咋可能光送的骨头呢?大部分都是肉,还是上好的花肉呢,当然也给了一些骨头和猪下水。”

不可能光给肉的,那么骨头给谁呢?都是猪肉掺和着一些猪杂,每家每户都是这样。

“哎呀妈呀,还有花肉呢,咱是真想不到,我们所在的柳家屯别说猪骨头了,就连猪毛都没捞着。”

“可不是呢,刚开始咱们还庆幸没有分到最穷苦的卫家屯,认为卫家屯是公社里面最穷的,条件也是最差的,目前来看,卫家屯生产队的待遇可比咱们好多了。”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听完柳家屯知青的抱怨,冯丽顿时觉得自己所待的卫家屯公社最好。

因为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赶集,所以越靠近集市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