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握了原身的记忆之后,容璟就在网上搜索过当年他死后,大昭朝的历史。

谢崇确实是一个极适合做帝王的人。

昭朝初立之期,因为前朝留下的烂摊子,大部分民众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谢崇上位之后,广布仁政,颁发律令,借助容璟曾经留下的许多玄学典籍,改易风水,大兴农牧,不过五年时间,曾经满目疮痍的江山便变得生机勃勃,无数经历过战乱的民众也终于得以安居。

只是谢崇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并未选纳后宫,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帝位便传到了旁系侄子的手中。

所幸那位侄子自小便在他膝下长大,所受教育也与太子无异。在谢崇去世之后,侄子谨遵他曾经留下的律令政法,倒也是将昭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个时代,人民对于谢崇的印象也仍是那位千古仁君。

但不知道是因为历代史书记录不全,又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容璟仔细看过一遍昭朝初立时的历史之后,却是感觉到了一阵难以言喻的违和感。

“昭帝以青木为其塑,以命为易,及葬,遂同棺。”

即便是尽力查了史书原文,但其中诸多语句都有些含糊,似乎是有什么事必须为之记载,却又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清晰地记录下来。

谢崇在后世的称呼便是昭帝,以青木为其塑,以命为易,及葬,遂同棺……

谢崇是和什么人做了交易么?他既无妃子又无皇后,又是与谁同棺安葬?

史书中一切都不曾说明,容璟看过一遍之后,就将这点疑惑记在了心底。

这会儿他看着谢玄轻,心头一动,却是重新将这个疑点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