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夫婿还是她自己找的,出自家境不太好的穷苦人家,不过为人很是勤奋,两人自己经营铺子,自觉很是知足。
而大柱也没有了原剧情中的坏习性,只是他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苦读了那么些年,将将考中了个童生。
不过罗江对他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并没有让他非得读出什么名堂或者出人头地之类的,只希望他能在30岁之前考中个秀才。
毕竟在古代能有个秀才的身份,还是能够受到一定尊重的。大柱并不适合经商,罗江觉得他若是能够考中秀才,以后教个学童启蒙什么的也挺好。
至于罗母,虽然调养得不错,前些年已经可以自由走动了,只是大抵是从前积劳太过,前两年还是去了。临去之前有白氏为她煎汤问药,伺候在榻前,也算是抵消从前的苦楚了。
家业不断扩大之后,罗江也不让白氏再去做粗活了。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罗母,并做一家人的饭菜,每顿饭必要有个一二十样才能上桌。
这么些年下来白氏的厨艺怕是比起当年的知味楼也不差了,光是做饭就让她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
罗江自觉系统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已经算是完成了,至于第二个就不好说了。
主要是白氏这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罗江看来,这人根本就没有被改造的必要。
罗江压着白氏干活干了这么些年,她仍然是逮着点机会就想整点事儿。
别以为罗江不知道,白氏整日在心里期盼着他早死,一心想跟他比命长。
大柱如今也到了说亲的年纪,白氏最近小动作频频,想要给儿子找个合自己心意的媳妇,最好是能跟她一条心,能把大柱笼络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