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乐心上一暖,但这件事是没有回头路可言的。她故意撇开着沉重的气氛,轻松顽皮地笑道:“爹你别担心,女儿日后还要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
舒长贵知道她是安慰自己,和蔼地笑了笑,点了点头,把削好的最后一根胡萝卜递给她。
舒乐笑着接过,又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唠了唠家常,一边把案上备好的香菇和油菜一起切成丁。
锅里油一热就将葱碎爆香,再把蔬菜丁倒进去拌匀,加上九香楼带回来的高汤,拌入山药泥搅开,最后必不可少的就是蛋花。
芙蓉羹在大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下进去小油菜碎,荡两下就都烫熟了,菜叶子青绿青绿的,新鲜得很。深秋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暖融融的雾气,带着蔬菜的清香,沁人心脾。
“笃笃笃。”
舒乐刚把芙蓉羹都盛出来,就听到院门被敲响。
不待她反应,门外的人已经开口,“舒娘子在吗?在下聂玉书聂某。”
那声音如春风般和煦,确是聂玉书的声音没错。
舒乐擦了擦手去开门,“这么晚了,聂公子有什么事吗?”
聂玉书长身玉立,身后还跟着两个家仆,一个掌灯,另个抱了些什么东西。
他向舒乐从从容容地施了一礼,似乎还有几分难为情,“是这样的,家母曾经吃过舒娘子做的汤面,后来舒娘子离开了万福楼,别处的面总是差强人意,因此在下叨扰府上,特来向舒娘子讨一碗。”末了又补充道:“舒娘子不必担心用料的问题,在下已经准备妥当了。还有这些,是家母特地为舒娘子准备的。”礼物,自然是借着‘家母’的名头,从他自己手上出的。
看着那只紫檀木的小匣子就知道礼物价值不菲,舒乐哪还有拒绝的道理。她笑着道了谢,又道:“区区一碗面,聂公子随我进来吧。”
聂玉书被领进院子,舒长贵远远地招呼他,“聂公子用过晚膳了没有,小乐才做的山药芙蓉羹,要不要一起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