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连人人闻风丧胆的教导主任“鬼见愁”都敢面不敢色地回怼!

“啊啊!不愧是我老大!”

乖乖女同桌何瑶瑶顶着“鬼见愁”的死亡凝视,颤巍巍地凑过去小小声地给花霂报了暑期需要背诵的四十篇课文中的那篇孟子的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

花霂接收到何瑶瑶的提醒,便胸有成竹地开始背课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眼看着陈老师爬满眼角纹的双眼盯着自己越瞪越大,花霂直觉哪里不对:难道不只是要我背诵原文那么简单?

不愧是人见人怕的“鬼见愁”,惯会刁难人!

这般想着,花霂话锋一转,开始背起译文版《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

眼看译文版也即将背诵完,花霂见陈老师非但瞪出来的眼睛没收回去,连带着嘴巴也张成了“o”形。

难不成不光是要我只是背诵原文加译文?

不愧是以严厉闻名盛阳市的教导主任,要求忒高!

花霂继续背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

见陈老师动了动嘴皮,却还是一言不发,一副一言难尽的的神色。

花霂心里将这位陈老师的祖宗十八代都掀起来问候了个遍。

果真是“鬼见愁”……贼狠!

又萌又可爱的脸上是一副与之不符的云淡风轻之色,洋洋洒洒地开始背诵课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