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如果谁家有媳妇坐月子,总少不了糖水冲蛋,不管是乡下还是城里,带包白糖走亲访友是很高的规格。

卖鱼太麻烦,鱼也滑溜溜的,有的顾客要剖好的鱼,时清濯就要刮鳞剖鱼,又累又脏。如果卖糖,拿报纸包好就行,非常方便。

时音音畅想了一下赚大钱,然后变成万元户的日子,心满意足。到时候肯定能买得起拖拉机了,一次买俩。

两人吃完甘蔗,洗洗睡,次日照常上学。

时音音再来学校上课的时候,发现吴梦瑶不在。其他同学经常都能吃到吴梦瑶带来的小零食,比时音音更在意吴梦瑶的去向,已经去问刘老师了。

“吴梦瑶同学已经去县里的学校读书了,托我向大家道别。”

教室里一片惋惜之声,平时大家都没有零花钱,吴梦瑶总能带一些城里的零食过来,比如绿豆糕,法饼等等,她自己不怎么爱吃,都分给了班里的同学。

现在她一转学,大家就再也吃不到了,一想到这里,就怅然若失。

零食工具人走了,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就算少了一个吴梦瑶,教室里的学生还是要继续上课。

每次收假,都有学生没写作业。刘老师让他们站起来,伸出手心,竹条做的教鞭依次打过去,不写作业就是三下。

现在孩子们都没把上学这件事放在心里,家长只希望孩子认识字,如果以后能进城当上工人。大概只有恢复高考之后,人们才会真正重视教育。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靠一人之力,很难缩短这个进程。

吴梦瑶不在,时音音稍微清静了些,这清静不会太久,时音音还打算和时清濯一起去县城住,到时候说不定又和吴梦瑶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