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宝琴婚事

探春闻言向外望了一眼,就笑了,“咱们家园子里的皆是红梅,看了几日,也看腻了。这几棵却是黄梅,自然稀奇。”

一时到了午时,朝露等人摆了席请大家吃。

席间,姜幼白不止一次察觉对面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用过饭,朝露给大家上了解腻的热茶。

姜幼白笑看着薛宝琴,问道:“我瞧妹妹几次看我,可是我哪里有不妥当?”

“她哪里是觉得你不妥当,只是听说你许久,好容易见了真人,好奇罢了。”薛宝钗笑道。

“那薛妹妹此刻还觉得满意?”姜幼白玩笑道。

话说开了,薛宝琴反倒爽朗一笑,“我就是听说姐姐因功被圣上封了安阳郡主,不免有些敬佩。而且今日见了姐姐真人,感觉与传言中大不相同。”

“外面传言不过是人云亦云。”林黛玉道。她看着姜幼白,问道:“嗣哥儿今日怎么不在?我许久未见他了。”

姜幼白解释道:“嗣哥儿上月里开了蒙就在我大嫂家的族学里念书。”

嗣哥儿刚走那几日,一家子牵心惦念,尤其是梅氏。要不是姜父强硬阻止,怕是都要改口说等嗣哥儿大些再送去了。不过,学了几日,每回休沐大家看到嗣哥儿身上的蜕变,便都渐渐放心了。

梅氏最怕嗣哥儿吃住不好,过上一两日便催着陈氏回娘家去看看。除了这些,却再也不提接回嗣哥儿的话了。反倒是陈氏,因着嗣哥儿倒是可以常常回去娘家看看。因此对嗣哥儿格外上心。

“既是嗣哥儿入学,怎么不送去我家里的族学。一来是亲戚,二来还有宝玉也能帮衬些。”探春道。

姜幼白还未说话,宝钗却是问道:“我听说陈家请了云亭先生做学里的先生,可是真事?”

姜幼白点头,“确实是云亭先生。”然后看向探春解释道:“若不是有幸在云亭先生门下受教,我娘哪里舍得送了嗣哥儿去外头进学。”要知道姜承宗当年便是在家请了夫子读书。

“云亭先生?”除了宝钗和姜幼白,其余人都一知半解。

倒是薛宝琴,思索了半会儿,恍然道:“我幼时跟着父亲在外面,好似听见过这位先生的名讳。听说他是先帝朝的进士,做过几年官,后来辞官归乡研究学问教导弟子,是天下间有名的大儒。每年多少达官显贵、富豪乡绅想让自家子弟拜入他的名下,都不得其门而入。”

探春听着,心里一动。试探道:“姜姐姐,这般厉害的先生要拜入他的门下恐怕不是易事吧?”

他心里想的是宝玉,这几年老祖宗和太太都有意让宝玉考进士走仕途,可惜一直没个好先生。再加上老祖宗舍不得,所以才在族学里胡混着。若是宝玉能拜入这位先生的门下,得起全力教导,到时高中岂不是易事。

姜幼白只当不知道她的心思,只如实说了嗣哥儿拜师的情形,“云亭先生天下闻名,想拜入他门下的学子不知何几。只是先生的心力并不足以教导许多人,便定下入门考核的规矩。凡要拜入他门下的幼童,都得接受他的三次考校。而且名额也是有限的,统共十八人。嗣哥儿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通过了三次考校才拜师的。”

“这样啊!”探春心里一沉。竟是这般严格,宝玉才思是有,只是正经的经济学问欠缺了些。若真去考校,只怕是丢了脸面也拜不了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