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经史典籍都有涉猎。不过臣女天资有限,也只学了皮毛。”
昭平长公主眼里的笑意就有些变淡,“女儿家无才便是德,姜姑娘该在女艺上多下功夫才是。”
“公主说的是。不过臣女出身清流士林之家,我们这样的人家不同勋贵,族中男女皆诵诗读书,通经史典籍,为得就是知理明史,闺中孝顺长辈友悌弟妹,将来辅佐夫君教养儿孙报效家国。”姜幼白不卑不亢道。
此时昭平长公主才看清,底下的小姑娘态度看似恭敬,但身姿挺直,无一殷勤谄媚之态。言辞虽平和却从头至尾都透出一股文人清流的傲气凛然。这让她想起当初奉旨和离时,那些自持礼仪规矩的文官朝臣也是这般言冠冕堂皇的劝谏,女子和离有违圣德。她堂堂长公主至今被困在这小小的公主府,不得踏出一步,全拜这些士林文人所赐。
想到这里,她眼里再无一丝笑意,只淡声吩咐一旁的秦嬷嬷将赏赐给姜幼白。“柔儿得你们姜家照顾,这是你该得的。”
“母亲……”箫柔见她面色不佳,有心说什么最终却只沉默着送了姜幼白出来,“我不便在前面露面,便让秦嬷嬷送妹妹回去。过几日我下帖子请你和阿月去国公府玩。”
姜幼白笑着点头,才要转身就听后面传来一道声音。
“姜三姑娘留步!”
是箫荣。她带着那个叫芳儿的婢女缓缓走来,面上挂着盛气凌人的笑。
“姜三姑娘真是好心性,这会儿还笑的出来。”箫荣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也或许是姐姐还没有说清楚?”
她看了一眼箫柔,不顾箫柔面色难看,冷笑道:“姜姑娘怕是不知道,我母亲最不喜那些士林文人,更不喜像姜姑娘这样的通晓经史的才女。”
说罢,上下打量姜幼白一眼,“可惜了,枉二哥花了心思……”
不等她说完,箫柔打断她,略带警告的道:“箫荣,二弟的事不是你能置喙的!”
“我不能,大姐一个外嫁和离之人就能吗?”箫荣冷笑着反问道。
箫柔闻言神色不由一暗,眼里全是哀伤。
姜幼白不想在这里看她们姐妹争执,有心离开,就听后面传来一道清冷的男子声音。
“大姐自然能!”
是箫煦!
姜幼白带着一丝惊讶转身看去,只见箫煦正大步朝这边走来。他今日着了一身玄色常服,黑色暗纹朝靴。腰间一根白色蟒纹玉带,昭示着他国公的身份。他神色沉着,周身气息浑厚又威严。
等走近了,他的视线先在姜幼白身上停留一瞬后重新放到箫荣身上,眼神锐利,“大姐是国公府的长女,自然能够管国公府的事。箫荣,魏国公府的人何时轮得到你质疑了?”
箫煦一句话就将两个人的身份分的清清楚楚。箫柔是国公府的人,而她箫荣早已被他这个国公爷摒除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