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的垂花门前早候着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妇人,见了她们立即笑着迎上来。她身后跟着个妈妈,是那日在玉佛寺陈夫人身边见过的。
“梅夫人好,我是陈文氏。”年轻妇人未语先笑,面如朝阳初升,神色十分和气。
她身后的妈妈就介绍道:“这是我家大奶奶。”
原来是陈家大奶奶。
梅氏笑着与她寒暄几句,又介绍身后的女儿。
“这是我的两个女儿。”
陈家大奶奶一见姜幼白,眼神瞬间一亮,笑着道:“怪道我们家五妹回来对夫人家里的两个妹妹念念不忘。这般漂亮的两个姐儿,夫人真是好福气。”
梅氏笑着谦虚了几句。
陈家大奶奶就领着她们进去,“母亲本要亲自来迎您的,不巧前面王大人的夫人来了,这才先迎了她进去。”
王大人便是吏部尚书王文静,是姜父和陈侍郎的顶头上司。
梅氏忙道无妨。
一行人到了陈夫人的正院,陈家大奶奶就道:“今日的宴席设在母亲的花厅里,一会子还有双喜班来唱堂会,戏台子就搭在西跨院里。”
“早就听闻双喜班的孙月楼名满京都,可惜一直无缘听他的戏,今儿倒是沾了你母亲的光。”梅氏笑着道。
她话音才落,就见花厅帘子挑起,从里面出来一个穿着正红五福捧寿纹广袖大衫的白面妇人。正是今日的寿星陈夫人。
“才要去迎你呢,你就来了。”陈夫人笑着携了梅氏的手。
梅氏就道:“你是今日的寿星,怎么能劳动你?”
两人在门口寒暄,有小丫头来禀说诚意伯府的世子夫人来了。
陈氏就与大奶奶道:“既是你娘家嫂子来了,你便去迎一迎。”
梅氏等人这才知道,原来陈家大奶奶竟是出身勋贵。
陈家大奶奶福了福身,带着丫头妈妈走了。陈夫人就亲自领着梅氏进了花厅。
花厅里早已坐满了官家女眷,一瞧见陈夫人亲自迎了位面生的夫人进来,厅里的气氛不由一顿。
这时,一位穿着绛色三蓝加金凤穿牡丹缂丝褙子的妇人主动起身,笑道:“这位便是姜大人的夫人吧?”
“正是。”陈夫人点头道,又与梅氏介绍:“这位是我娘家嫂子。”
陈夫人出身柳阁老府,是柳阁老的长女。柳阁老早已致仕,但柳阁老的长子却正任户部侍郎,官途正盛。
“原来是柳夫人。”梅氏笑着福下身见礼,柳夫人也笑着福身给她还礼。
有了开场的引见,再之后梅氏就从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