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不用面对这种尴尬、难堪的局面。
因着亲女儿/孙女.元春在宫里做女史,贾家没少往宫里撒钱,因此对宫里的情况还算有一分了解。
旁的不说,陛下有个极疼爱的外甥,养在宫里,跟几个皇子同吃同住,甚至比皇子还得宠的消息贾母跟王夫人都是知道的。
她们还给元春出过主意,不妨哄哄陛下这个外甥,若能得了他好感,叫他在陛下面前替元春美言几句……想来元春便能有个飞跃。
谁晓得这人居然是林如海的弟子?
如今更是在荣国府的地盘咄咄逼人?
就凭他这副姿态,摆明了对荣国府没有好感,往后再想叫元春走他的路子,还有指望?
贾母越想心越沉。
便听沈霁又道:
“如今老师家里人既然要接两个妹妹回去,您赶紧痛快地点个头,这样大家都称心如意不是挺好,您还拿捏个什么劲儿?”
沈霁上下嘴皮子一碰,直接将人心往最低劣处想,也不管人家能不能承受。
出口的一句句比蓁玉的还要狠。
贾母气得要吐血。
但是,贾母毕竟当了多少年的老封君,还不至于在孩子面前慌手脚,便见她一脸慈祥:
“我这两个外孙女有你这么一个兄长护着,是她们的福气,我老婆子替她们谢谢你!”
没忙着解释或是发怒,而是替外孙女致谢,一个慈爱的外祖母形象便立住了。
接着,她话音一转,掷地有声地道:
“不过,你到底还小,想事情太简单了些,不懂这上上下下一家子管理起来的麻烦混乱。两丫头受委屈不假,我老婆子比她们还难过痛心,也绝对会给她们个满意的交代——
但是,要离开,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说着贾母便把黛玉跟蓁玉一手一个搂在怀里,眼泪哗哗往外淌:
“我的敏儿就给我留下了你们这两个嫡亲的骨血,这一走,是剜我的心哪!”
“将来到了地底下,我如何跟你们娘交代啊?”
黛玉倚在贾母身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却硬是没松口。
说到底,黛玉是被进府后的一遭又一遭事端弄得寒心了。
蓁玉见状松了口气。
姐姐挡住了老太太的情感攻势,她就更不用说了。
蓁玉靠在贾母身前,伸手拍了拍老太太的背,安抚道:
“没事,外祖母你别怕,要是我娘来我梦里找我,我会跟娘好好解释……外祖母好,都是你家下人欺负我们才走的。”
贾母揽着蓁玉的手一僵。
眼中恼意一闪而过。
蓁玉趁着贾母手松之际,顺势从她怀里溜出,又把黛玉也拉了出来。
紧跟着立马便扯着黛玉一起向贾母行礼拜别,而后她迅速吩咐林管家把车马准备齐整,马上出发。
这荣国府事端太多太烦,她早待腻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蓁玉生怕生出波折,都不等贾母等人说话反应,自顾自地吩咐,不容人片刻插嘴。
又有沈霁帮忙在身后拖着,紧赶慢赶地,两人将将乘上轿子,正要走时,便听丫头们一阵惊呼:
“老太太昏倒了!”
黛玉手一紧,蓁玉眉都没抬,低声吩咐道:
“快走——”
走?
走不掉了!
凤姐儿亲自带人小跑着赶上轿子,说贾母昏倒过去。
这个时候,亲外孙女敢不管不顾、头也不回地走掉?
哪怕蓁玉再心大,也干不住这事啊!
黛玉轻声叹了口气。
蓁玉撇了撇嘴巴,跟黛玉一块儿下了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