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到了这会儿,大家终于明白了谢长风的决心,是当真要放弃盐税这一大税收。

面对朝臣们的劝诫,谢长风淡淡道:“海盐的成本低廉,盐价便宜,百姓用得起,自然也会多用,该赚的银子一样能赚。”只不过这钱大都进了他的私库罢了。

崔鸿白这阵子和谭怀鲁忙着徙民实边,昨夜刚回京,错过了朝会,但没有错过众位大臣们的惊叹,这会儿,他一眼看穿谢长风的盘算,盐价便宜,盐税自然也高不起来,卖的再多,还能比现在多几十几百倍?

圣意已决,他们又能怎么样呢?更何况,这海盐的制法如今还捏在皇上手里,皇上想要当个明君,想以天下百姓为先,他们谁又能拦着?

面对同僚明里暗里地示意,崔鸿白一概装傻不知,谭怀鲁这会儿还在外地没回,他不过是个户部尚书罢了,难道还要管皇帝怎么挣钱?

“皇上,那盐商该怎么办?”海盐一旦铺开,对盐商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谢长风道:“朝廷照价回收他们手里的盐及盐引。”

于是,这么件天大的事儿就这么轻飘飘地被揭过了。

只是又过了一月,谢长风将工部尚书招来,命他带人去配合孔戟扩建盐田,而这些扩建的盐田,盈利归属国库。

工部尚书感慨万千:“皇上圣明啊!”ao ao

崔鸿白默默望天,皇上怕是不想再掏内库补国库了。

后宫里,谢长风无奈叹了一声,似乎如今不仅缺钱,还很缺人。

“那是因为皇上将所有的差事都揽在自己身上,若是分出去些,便能轻松很多了。”

谢长风摇了摇头:“眼下还不行,如今的局势下,若是将海盐之类贸贸然交出去,获利的绝不会是百姓。”

这个道理陆云筝自是懂的,任何实用的新事物的出现,注定都是暴利,看看玻璃就知道了,谭家的水泥卖的也不便宜,至于那白花花的海盐,更是暴利中的暴利!想要当真惠及百姓,就只能靠谢长风强势而为。

“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谢长风只当又是有了什么新吃食或是好东西:“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