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此情脉脉 暮寒公子 3392 字 2022-08-24

温折语调迟疑道:“如果你要告诉我里面的先生和孩子是叫花君‘惠德吉灵尊爹祖’什么的……”

凭江月无力的托住了额头:“……不会,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小公子,难道我说出的话不可信吗?我保证不会,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想问你,里面的老师有些是半妖身份,你能接受吗?”

“半妖?”温折的确吃了一惊。

除了几位和容雪淮交好的花君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温折是半妖。容雪淮专门为此炼制了一块玉佩给温折,用来掩盖温折身上的血脉气息。凭江月只知道温折是玉芝峰上突然多出来的“小公子”,还真不清楚温折的真实身份。

毕竟人界和妖界的大战仅过去了十几年,修仙界有不少人依然对妖族深恶痛绝,更有激进者蔑视一切半妖,觉得他们统统都是该死的杂种。温折看起来不像是观点偏激之辈,但是这些半妖在人间可有个正式身份,并非修仙界里做杂役侍者打手的那类人,凭江月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跟温折交代明白。

“我当然能接受。”温折连连点头:“说实话,我很好奇,而且绝不可能对他们有轻视之意。”

“那就好。”凭江月笑了笑,抬手叩动了门环:“小公子若是想知道什么,一会儿可以和里面的老师聊聊天,其实他们对咱们的生活也很感兴趣。”

门内孩子们笑闹的声音依然,只是其中多了一道温和的女声:“有客人来了,老师过去看看,你们要听兰馨老师的话,知道吗?”

接着那脚步就向大门靠近,温折在那位姑娘开门之前抬头看了看,果然见到此地的牌匾上明刻着一朵色彩娇艳,亭亭玉立的芙蓉花。

门内木质的门锁被人抽掉,大门也打开了一个缝隙,一张年轻而和气的面容自缝隙里显露出来:“这里是幼稚园。请问二位……啊,原来是仙长。”

温折已经接受了自己和凭江月的装束有异这里百姓的事实,从昨晚到现在他就不断的被人用仙长称呼,如今也已经习惯了。听这女孩这么称呼,他就只是温文一笑,冲她点了点头。

这位姑娘虽然辨认出了温折二人的服饰,但却没什么打开门闪身让路的意思,语气温柔的道:“见过两位仙长。抱歉,恕我冒昧,但还是请问一下,不知两位仙长在哪处仙山高就呢?”

凭江月自袖中取出一块令牌,类似的令牌在出行前菡萏花君也给了温折一块。牌子顶端的红莲循环往复的绽放凋落,正是芙蓉榭的弟子令无疑。

姑娘的笑容一下就热情了起来,双眼也骤然一亮,赶快打开了大门:“原来是芙蓉榭的仙长大人!二位快快请进,今年还不到来使检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他山的仙人。”

温折愕然的发现在自己面前态度颇为风流自在的凭江月竟和换了一张脸一般,一下道貌岸然起来。不但脸上挂出了一幅斯文的微笑,举止也显得守礼极了。这厮就这样站在门外,拱一拱手,客客气气道:“姑娘不必多礼。”

待走过长长的门廊,来到院子里时,这姑娘对温折二人的称呼已经由“二位仙长”变成“温公子”和“凭大哥”了。

温折:“……”之前怎么不知道凭江月还有这么一面?

可能是他表情有些怪异让人起了误会,那姑娘的语气变得有些迟疑:“凭大哥,我是不是太放肆了,不该这么称呼温仙长?”

“哪里哪里。”凭江月转头看了温折一眼,果断道:“我这师弟向来不善言辞,也没和多少如你一样温柔解语的女孩子说过话。他这表情其实是‘美翻了’的意思,林姑娘可不要放在心上。”

温折:“……”

等我修成金丹,温折想,第一件事就是倒拎起凭江月暴揍他一顿,想抡他撞石头就抡他撞石头,想拿他沾大酱就拿他沾大酱。

凭江月还不知自己在温折心里已经在酱缸里滚了个来回,依然笑容满面的和那姑娘说着话。他气起人来别具一格,哄起女孩子竟然也不遑多让,直说的那女孩子弯起眼睛笑出声来:“凭大哥真有意思!”

这么说着,三人已经到了院里嬉戏的一班孩子面前,一个同样神情柔和的女孩儿正背对着三人和孩子们说着什么。似乎是感觉气氛不对,她扭过头来,看着两位陌生的男性来客神情晃了晃。

下一刻她就反应过来,起身微笑道:“兰馨见过二位。不知二位可是芙蓉榭的仙长?”

“都受榭主荫庇,何必分个高下出来。姑娘不要叫我们仙长,太多礼了。”凭江月接过这个话题:“我这师弟对人间诸事颇为好奇,不知姑娘能否带他看看这里?”

“那是自然。”自称为兰馨的的姑娘点了点头:“小蝶,你……”

“我这班的孩子我自己看着,你带这位温公子四处走走吧。”

“好。”听了这话,兰馨便不再犹疑,把目光转向温折:“温公子,请。”

温折和这女孩错开距离,却忍不住用余光打量着她。温折如今已有炼气六层的修为,妖血又是远超其他半妖的浓厚,一见之下就很容易辨认出这姑娘乃是半妖之身,只是血脉比较稀薄,大概一辈子都没什么觉醒的希望罢了。

花君竟然把半妖安排到人间,还要他们来做这种公众机构的工作?温折看着这个同类,心里的好奇在不断的翻腾着泡泡。

兰馨一点没察觉温折心中的想法,只是非常尽忠职守的带着温折走入教室:“我们这里会替大家看管七岁以下的孩子,其中三岁以上的孩子们能够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公子请看,这便是我负责的班级,眼下正在上手工课。”

温折从教室门口看过去,只见二十多个五六岁的孩子三五个聚在一起,每一簇人都各自围着一堆积木、一沓彩纸、一捆大小适中的草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