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胤祉、胤禛和胤祺真正开始追缴国库欠银前,他们的汗阿玛康熙是把胤福也安排进去了的。
要知道康熙再怎么不喜欢德嫔,胤福也都是康熙的儿子。所以,有事要做的时候康熙不会单独撇开胤福。
可是德嫔在知道这事只要参与就会得罪朝臣后,就强制性的让胤福装病从一开始就直接避开了。因此从未参与过追缴国库欠银的胤福,也就没有功劳可以分给他。
而德嫔她,现在又在自己的永和宫里哭着和胤福说后悔呢。不过还是那句话,后悔也晚了。
康熙三十四年一开年。和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成亲已有五年只得一嫡女的直亲王胤禔,有了嫡子弘昱。
胤禔嫡长子弘昱也是康熙的第三个孙辈,第二个皇孙。
康熙第一个孙辈,是胤禔和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如今四周岁的嫡长女;第二个孙辈也就是皇长孙,是胤礽和嫡福晋瓜尔佳氏如今两周岁的嫡长子弘星。
胤禔在成婚后,就已经出宫建府。他府中之前两年没有孩子出生,原因一是胤禔如今后宅只有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胤禔想让福晋养好身子再生育;二则是胤禔不想皇长孙是他的儿子。
确切来说,胤禔不想因为皇长孙是他儿子而让人有机会算计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
他自己和太子的关系好,但不代表下一代之间的关系也能这么好。所以,胤禔是要从源头解决这个可能的。
成婚后不久福晋有孕,胤禔当时压力很大。后来他想若真是儿子那就从小好好教育,让儿子知道他太子二叔有多好。后来得的是嫡女,说实话胤禔还是松了口气的。
不仅胤禔松了口气,就是惠妃和胤禔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毕竟根本不想参与夺嫡的她们,只想好好的过好现在的日子。
再说两人对她们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并不想有什么改变。而康熙,对儿子们的后宅生活也并不感兴趣。
所以在康熙和惠妃都不催生,胤禔和福晋也自己愿意的情况下。直到皇长孙弘星满了周岁,胤禔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才再次有孕。
康熙的这群儿子们除了已经成婚有子的胤礽和胤禔外,胤祉和胤禛也已经定下亲事。
康熙为三儿子胤祉定下的嫡福晋是董鄂氏,今年上半年就会完婚;为四儿子胤禛定下的嫡福晋是乌拉那拉氏,明年完婚。
而胤祺、胤福、胤祐和胤禩,也都在陆续相看。
已经成婚和定下婚事的阿哥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后宅只有一个嫡福晋。别说没有侧福晋,就是侍妾格格都是没有的。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这是知年极力的跟他们汗阿玛康熙,争取来的。而知年用的理由,很好很强大。
因为知年是直接大胆的和康熙说,弟弟们自己家里又没有皇位要继承,所以子嗣不在多只在精。而且后宅不平静的话,还容易影响到弟弟们为汗阿玛做事。
所以知年一番这样如何如何,那样如何如何的一唠叨。康熙被女儿唠叨的脑袋直痛,所以最后康熙只能沉默着同意了。
毕竟,不同意也不行啊。不同意不就是在说康熙不在意儿子们的身体,甚至是每个儿子们家里都有皇位要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