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不过十多岁的小姑娘,那政治素养压两个哥哥十七八条街。贾敏说:“宁荣二府已经军权在握了,若是再联姻一个手握军权的,总让人觉得过犹不及。”
张氏劝慰道:“敏妹妹放心,老爷说过你的亲事他做主,既如此,老爷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别的张氏却没再劝了,聪明如贾敏,并不需要多说。其实道理贾敏都明白,只是事关她自己,想找个人倾诉倾诉,而整个荣国府能听她说这些的恐怕只有张氏了。
“敏妹妹若是日常无事,可以经常过来坐坐。以前敏妹妹没少疼瑚儿,现在我的私心,还想累敏妹妹多疼些琏儿呢。”张氏笑道。
之前贾母让王氏管家里大小事务的时候,还让贾敏搭把手学着料理。自从张氏和贾母争权失败,中馈的事也怎么让贾敏插手了。贾敏闲的无事,时常过来逗一逗贾琏,也和张氏说话。
贾母对贾敏如此行为有所不满,她对贾敏是真心疼爱的,当然是以她自己的方式。譬如给贾敏最好的物质条件,最风光的排场。荣国府的四姑娘向来是一脚出八脚迈。贾母不明白自己这么金尊玉贵养大的女儿,为什么反而和张氏交好。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多月,平安州来信说贾代善要回来了。
这下整个荣国府都忙起来,一扫之前东大院和正院之间的暗流,所有人都很高兴。
贾母觉得自己给贾代善写了信,老爷就回来了,那么荣国府和南安王府的婚事稳当了;张氏觉得公公回来了,那些背主奴才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就是赖大、吴新登等人也只是觉得国公爷在京城的时间,自己是需要收敛就行了。
要说有所担心的就是贾赦了。这位准继承人天天去龙禁尉当差,反正混着日子,没什么建树和长进。哪怕结婚生子了,老子回来,贾赦还是有几分心虚。
倒是贾瑚很平静,像赖忠每天派人去城门外守着,贾瑚却依旧每天去演武场,风雨无阻。
又过了两日,荣国公回京。赖忠等人起了一大早,时刻派人去城门外候着,只要国公爷一到,立刻派人回来报信。
贾瑚依旧先去了演武场。
秦宵问:“府里老少都在恭候国公爷回京,瑚儿不去,不怕被人说不孝么?”
贾瑚虽然努力了解礼节和人情世故了,但是于这些繁文缛节还是不理解:“祖父回来,肯定是先入宫面圣,说不定圣上还要留饭,这许多人什么都不干,干等着干什么?我上完今日的早课,回去沐浴更衣也来得及。”
秦宵赞赏的拍了拍贾瑚的肩:“瑚儿说得对。”颇为高兴的继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