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张太太并不知道女儿心中所想,见女儿养了几个月,依旧一副憔悴模样,忍不住心疼:“这里没外人,你何必拿这样的话安慰我。当年你嫁给恩侯,你婆婆就让你立规矩。后来还是你父亲不忍,提醒了你公公,你的处境才好一些。”

其实当年这件事便让张家十分不满了。像张萱这样出身好、模样好、教养好的姑娘,当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荣国府也是求了好几回,两家才结成姻亲。

婚乃两姓好,这种世家大族的通婚,更是相互帮衬的意思。像张萱这样的新媳妇,哪怕是嫁了皇子,恐怕皇子都恨不得能得到岳家的助力,好好好待着。史氏倒好,新媳妇进门,先立婆婆的权威。

贾代善得了张大学士委婉提醒之后,气得倒仰,这位战功赫赫的国公爷亲自插手了内宅的事。那次之后,张氏才做了当家奶奶,便是立规矩,也是做做样子给贾母布几筷子菜就好了,不需要站着伺候到贾母用膳结束。

听母亲又提起往事,张氏笑道:“都好几年前的事了,还提这些作甚?我现在一切都好。”

张太太还是不信:“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什么委屈不愿意说。你以前惯用的人都今日都没管着事了,你能好到哪里去?”

张太太也是一门宗妇,所谓内行看门道,只一眼就看出张氏陪房都没在要紧岗位忙碌。这代表什么,在张太太看来不言而喻。

以前的张氏确然不太计较,想着家庭和睦要紧。但是鬼门关走一回,张氏自己回忆起以前的自己都觉可笑。

沉吟片刻,张氏笑道:“母亲,您觉得我会不如王氏吗?”

有那么一刹那,张太太觉得眼前这个张萱有些陌生,以前从未在闺女身上见过如此坚定的眼神。这眼神让张太太莫名心安,“罢了,需要家里帮忙的时候尽管说,咱们张氏女不是给人欺负的。”

张萱点了点头。她有娘家支持,有大难不死有后福的儿子,丈夫虽然本事一般,但是知道向着妻儿,公公也明事理。真要论,今日之局面轮不到自己担心。

张太太见张氏心里有数,便没再说什么,母女俩一道又回了宴会厅。

虽然男客女客分别在内外院,但七岁以下的男童要求并不严格。像贾瑚五岁,便在哪边都可以。

贾瑚想了一下,溜溜达达的去了荣禧堂。现在还未开席,贾母正和一众夫人、诰命说话。

刚走到门口,就听贾母说:“瑚儿现在主意大着,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鸳鸯,你去找找看。”语气中透着不满。毕竟贾瑚自上一回请安吃了挂落,这都好几个月了,鲜少踏足荣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