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战场厮杀

对岸云军见此,顿时士气大增。

早已准备好的渡船载着一众悍勇士卒,朝对岸而去。

可行至江中,对岸夏军的箭雨便呼啸而至。虽早有准备,渡船之上备有盾牌,但在箭雨覆盖之下,云军士卒顿时损伤一片。

这一众挑选出来的云军士卒,那都是悍勇之士,硬着箭雨登上了对岸。箭矢刚刚停下,夏军便是一阵喊杀之声,对着立足未稳的云军冲杀。

而对岸有着云军士卒,云军这边也不敢肆意攒射。

不过片刻的功夫,一众登岸云军便死伤惨重,面前败退而归。

高台之上,狄青眼睛一厉,猛地拍在栏杆之上,咬牙道:

“千不该万不该,是不该失手让他走脱!”

眼见对面夏军军心稳固,狄青便知道那位德阳侯齐默此时已经回到了军中。那这夏军布防,也十有八九是由他主持。

有江水之险,夏军布防又并无差错,这下要攻上对岸,不知道要多久了!

身边副将见状,连忙上前道:

“大帅,还要不要攻了?”

狄青闻言,眼神一厉,道:

“各部攻势不停,可或实或虚,肆意发挥,先登对岸者,策勋三转!”

两边大军对垒,少有一式奇招便定大局的,最重要的还是士卒厮杀。若是因为会损失惨重,大军便驻足不前,那这仗还怎么打?

手下将领闻言,当即领命而去,转身传令。

狄青看着前方喊杀一片的战场,以及逐渐被鲜血染红的江水,微不可查地一叹。

这一仗,不好打啊……

-----------------------

金陵城,夏国皇宫中。

朝中十几名重要的文武官员,依然聚集在殿中。

此时夏皇尚未到来,这些官员们三三两两地站立在殿中,窃窃私语的同时,还时不时打量着最前方身形挺立,面容沉肃的岐王。

国战再起,这般重要的场合,当今夏皇却只招来了岐王一个人。

再想想这段时间来京中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众人心中顿时一跳。

这是储君,准备助理朝政的架势?

而此时的岐王,却没有关注身后这些官员所习所想的心思了。

西南局势即将平定,他却被召集回京。本以为是朝臣议论纷纷,自己的父皇顶不住压力方才召他回来的。

但当他注意到传旨太监、一路上地方官府主官、以及京中百官对自己百般讨好的模样之时,才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当他回京之后调查,则更是发现,对于自己不顾朝廷之意,执意先攻打安顺郡的做法,竟然并没有人有太多的意见。

反倒是他一直没有防备的三哥晋王,竟然上折子将自己逼回了京中。

或许是对西南局势的担忧,又或许是对晋王对自己下手而感到心寒,此时的岐王显然有些没有心思。

这個时候,便听到宫中太监尖锐的嗓音忽然响起。

“陛下驾到!”

众人闻言,连忙整肃衣冠,齐齐俯身一礼。

夏皇一甩龙袍衣袖,快步走入殿中坐到龙椅之上,沉声道:

“诸位卿家想必已经知道了,梧州边境,我大夏士卒误入云国,云军不问缘由尽数围杀,引得梧州大营军中不满,两军隔江对垒,两国之战一触即发。诸位对此,可有什么想法?”

夏国身为中原大国,一向自持礼节,自然还是要脸的。对外宣传,只说是夏军士卒操练误入云国国境,为云军围杀,继而引起两国大战。

这般而来,也能够激起民间百姓对云国的愤恨之心。

在场的众臣,别管心中信不信,此时皆是纷纷开口道:

“整个西南,江阳郡、永州兵马,此时依在安顺郡剿灭叛军。也就是说,这是要以梧州五万兵马,对砍驻守邕州的十几万云国边军?”

“如此一来,只怕梧州局势危急。当务之急,只能征调江南各州郡兵马,前往梧州协防了!”

“江南兵马远离前线,久疏战阵,此时能够顶什么用?陛下唯有抽调西南边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回防江阳郡,以防建昌府云军进袭。一路南下,自奉州进攻云国石城郡,断邕州大营粮草补给!”

“不行!要等抽调西南边军驻防,只怕万事皆休矣!”

武将争论,文臣也开始叫苦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