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个练手的工具人,为了积累经验,沅昭把主意打到了族里其他人的头上。
——义诊!
动手做了块牌子,每日后晌时分,沅昭就抱着专门去族里人聚闲唠嗑的地方。
开始根本没有人在意,后来有好奇多过看热闹的村邻尝试,沅昭都来者不拒。虽然多是小毛病,但小毛病惹人烦,沅昭’大展身手’给人治好后,渐渐的她小大夫的名声还真传了出去。
就连隔壁几个村子的百姓都慕名前来让沅昭诊治。
除沅昭的医术每次都药到病除外,更多的原因是她几乎不怎么收钱,偶尔给的药丸药膏都是免费赠送。
很快沅昭就积累了厚厚一大本的脉录,还细心地给每个前来看病的百姓做了一份病例档案。
随着经手的病人越来越多,沅昭的医术越发精湛,偶尔还会走街串巷向人打听疑难病例。
几年后,冯家靠着做豆腐赚下厚实的家底,买田买地,又在镇上买了宅子。
绿芽的婚事定的是张媒婆婆家堂兄弟的孙子,读过两年书,现下在镇上铺子里做账房。张家村和青山村隔着不长的一段路,绿芽成婚后,倒比春草还时常回家。
除冯家日渐富裕外,冯氏的豆腐生意也十分热闹红火,每月村里的族人都能分上一笔不菲的银钱。
渐渐的,村里一座座青砖瓦房拔地而起,青山村也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子。
原本大家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却不想突然有一天,冯氏的族长对外宣布公开豆腐方子。
不止族人们可以去豆腐坊学习,就连外村外族甚至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都可以过来学习。只要交上两文钱,再在豆腐坊做上半年工。
消息一出,轰动周边几个县城。
就连很久都没幺蛾子的黄步忠都派人来过问,“莫非又是河神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