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要看到合心意的东西都会买,还想要买果酒,这种狗大户作风,很快就引起了市场上商贩的注意。
他正在挑果子,面前突然出现一个年岁不大的姑娘,低声问:“要点特殊的肉吗?”
那个架势,恍惚有一种黑暗交易的感觉,林屿抬起头打量姑娘,也低声问:“什么肉?”
“牛肉。”姑娘犹豫着说,“就是价格贵些。”
贵那是正常的,因为现在牛是家里贵重的物件,耕种的好帮手,就算是自己家里的,生病了想要宰杀,也是要报告过村长的,常常会有老年的耕牛,“跌死了”,然后才能宰杀。
一头牛几百斤,现在又没有冰箱可以长时间保存,亲近的人分不完,就有人专门卖给小商贩,再由小商贩一斤半斤的卖给别人,通过市场来迅速消化,价格是猪肉的三倍。
但是林屿就是想尝尝鲜,毕竟难得,他犹豫着问,“你哪儿还剩多少?”
姑娘比划了一个三。
“三斤?还行,我都要了。”想到一大家子人,还未必够分呢,他直接表示要包干。
“但是我其他的东西还没买完,你等我两刻钟,我最后来找你,行不行?”
这样其实会提升卖牛肉的风险,但一口气要三斤的主顾也不好找,半斤半斤的要耗到什么时候去?姑娘犹豫后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