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蕊松一口气。
周茹不快:“万一遇到什么突发的事情呢,你可不能保证,再者,我女儿快要成亲。”在她心里,女儿早晚会想通,一旦想通可不得马上嫁人。
其实陈念何尝不想拒绝,但侄女儿一心挣钱,正当高兴着,她如何开口?一旦开口,侄女儿必然要问缘由,她并不想告之。犹豫间,事情就被定下了,而今也只能如此,她只要不去赵府便是。
青枝见母亲又阻拦,皱眉道:“赵姑娘也没有要签定契约,娘怕什么呢?”
这小姑娘的外祖母是长兴侯老夫人,听说父亲又是左侍郎,周茹原不该得罪,可她实在担心女儿的终身大事,硬着头皮道:“我是想丑话说在前头,别到时候赵姑娘问责,这样不清不楚,对谁都没有好处。”
赵蕊到哪儿不是被人追捧的,结果这妇人啰里啰嗦,一幅怕她害自家女儿的样子,赵蕊冷笑一声:“我此趟过来,是因欣赏两位姑娘的织艺,四十两银子算得什么,若真遇到事织不了,送与你们都无妨,这位大娘请放心。”
周茹松一口气:“赵姑娘不愧是名门望族出身,豁达大度。我在均州就听说,京城的姑娘非比寻常,今日总算见识到了。”
赵蕊听惯了马屁,一点不新鲜,站起身:“我回去了,你们织好送到我府上便可。”
青枝答应。
侍郎比左少卿大,女婿见到了都要行礼的,周茹送赵蕊出去:“刚才的话还请赵姑娘莫介意。”
“我没那么小心眼,倒是你女儿要嫁给谁呀?”赵蕊好奇问了一句。
周茹面有得意之色:“我这女婿以前是状元,而今是大理寺左少卿。”
状元?赵蕊扬眉道:“我爹爹以前也是状元,成康五年的状元,不知你女婿是哪年的状元。”
周茹忙夸赞了一句,说是大才子,而后才道是成康十三年的状元。
赵蕊一时也没记起成康十三年的状元是谁,便先上马车了。
成康五年,周茹往回走时,那几个字慢慢在脑中闪过,她忽然停下了脚步。
成康五年,她想起来了!
那年,赵廷俊中了状元,但并没有信守承诺娶陈念为妻,为此丈夫去了一趟京城,回来后说,就当那个人死了。
周茹脸色一变。
这小姑娘居然是那孽畜的女儿!
原来赵廷俊已经做到了左侍郎。
老天为何如此不公?这等品行不端之人,居然也能叫他当上三品官?
周茹咬牙切齿。
当时她才嫁入陈家没几年,女儿三岁多,丈夫救了一位年轻公子回来,说是遇到劫匪,身无分文,腿又受伤,要借住一阵。
她心里怪丈夫多事,可瞧赵廷俊模样清俊,又是读书人就想若能考中,当上官兴许会报恩,便没有说什么。小姑子那时十五,情窦初开,与赵廷俊一见钟情,二人时常互相偷瞧,默默红了脸。
她试探赵廷俊,发现赵家家境与他们相当,念书也极有天赋,很早便是秀才。她告诉丈夫,丈夫打心眼里也喜欢,默许妹妹与赵廷俊来往。
可惜人心难测,这赵廷俊临走时信誓旦旦会娶小姑子,还说马上写信告知父母,谁料高中状元后就变了心。
丈夫从京城回来,又怒又愧,此后对小姑子越发疼爱,但小姑子却再也不曾笑了,直到女儿长大,二人日渐亲厚,才偶尔展露笑颜。
周茹捏了捏拳头。
赵廷俊却偏偏变得如此富贵。
不知小姑子可知?
她忽然想起那日,小姑子不想去赵府送锦缎,被她问了一句又去了,回来后脸色不好,恐怕是已知晓,或许两人还见上面了。
周茹叹口气。
这么多年小姑子不嫁人,全是因为赵廷俊,在京城见到他不知得多难过。虽然她对小姑子也有不满,可这些年相处下来,终有心疼之处。
周茹走到织房门口,犹豫再三,没有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