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茹回头问陈念:“阿念,我说得可对?”
陈念道:“嫂嫂说什么了?”
这一位更是没有听,周茹气结,觉得自己也是糊涂了,陈念向来跟青枝是一条心的,怎么会帮她?她再次提醒女儿:“学一学没有坏处。”
客人是隔壁姜家的女眷,姜老爷现任洛京府府丞,姜公子在馆阁任编修,曾是裴连瑛的同袍。姜夫人跟李韭儿性情相投,一见如故,成了好友。
之前听说陈家要来京城,姜夫人也是颇为好奇,今日便来拜访。
她的女儿姜怡穿蓝织金薄袄,月华裙,端庄地坐着,微带笑意。
青枝一眼就瞅见她,目光落在那薄袄上,暗道京城的闺秀应该都喜欢锦缎,也买得起,假若开家锦缎铺,一定生意不错。她微微一笑,向长辈们行礼。
姜怡仔细打量,想到临出门时母亲说,裴家拒了那么多想结亲的人家,还真想看看定亲的小姑娘是何模样。
现在看到了,这陈姑娘是她意料之中的妍丽。因李韭儿说过陈家只是普通人家,她便猜测,家世不好的话,容貌才华总得要出众些。
姜怡也随之站起行了一礼。
动作优美,似弱柳扶风,周茹道:“一瞧就知念了许多书的,满身书香。”
姜夫人笑道:“哪里哪里,她也就只多识几个字罢了。倒是你家女儿长相出众,实在漂亮。”
没有母亲不喜欢女儿被夸,周茹心里乐,表面谦虚:“皮猴儿似的,得多向你家千金学习。”
这姜怡文静大方,李韭儿一向喜欢,有心让青枝跟她做朋友,便叫她们坐在一起。
姜怡问青枝均州的事,又同她谈论诗词。
青枝幼时跟裴连瑛学过,说几句不难,可她心里不喜欢,就直接说没有学过。
姜怡问:“那你平常都学什么?”
“学织作,我会织锦。”
姜怡诧异。
织锦不似普通的女红,女红女儿家都要学,织锦需得织机,还要两个人相互配合,爬上爬下的,那是织娘做的事情。这两家定了娃娃亲,裴连瑛又中了状元,照理说陈家不该让她学织锦,她忍不住道:“你学来做什么?不如学学琴棋书画。”
这句话让青枝想到了裴连瑛。
姜怡这种大家闺秀才是跟他兴趣相投吧,她笑一笑:“我只喜欢织锦,”又问,“姜姑娘,你知道京城最大的锦缎铺是哪一家吗?”
“万春锦缎铺。”
“客人是不是很多?”
“应该是。”
“你没去过?”
姜怡道:“许久不去了,我要买锦缎,自有家中管事去买。”
“什么都是管事买?”
“嗯,还有丫环……我这般年纪不该出门了,只偶尔去好友家坐坐。”
十六七岁,真当青春,竟说不该出门了。果然闺秀跟她们织娘不同,她在均州走街串巷,好不惬意,不出门简直跟要她的命一样。
青枝不知说什么,只能端起茶喝。
一个多时辰后,姜家人才告辞,她同母亲,姑姑回后院歇息。
结果刚进门,两个丫环捧着十来卷书出现,说是裴连瑛昨晚吩咐的,她们刚刚收拾好送过来。
青枝扫了一眼,由不得冷笑。
裴连瑛不会以为她这么大了,还愿意被他“用心栽培”吧?他是不是还想听她说声“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