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这是救人,更是自救

自然一个个都同意卖庄,这事儿还没有在洛河县的麻烦。

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痛快得很。

之后韩长胜留在县城联合衙门和牙行广招人手、租买车马,说是要运粮。

而县学虽未得到府学通知,但那一千石粮直接将县学师生给砸蒙了,立刻爽快同意参与施粥行动。

衙门也得了一千石粮,自然乐得表态,喊着要救百姓就忙开了。

听说新来的粮行要开张了,还是按正常行价放卖,城中百姓也兴奋得很,奔走相告。

听说帮忙蒸馒头、煮粥还能以工抵粮,一天就能招到上百个妇人婆子积极干活儿。

这些细节不再一一赘述。

有苏意他们作后盾,先行的那几支队伍按约定返程时都会集中到常县来。

而苏意无法对蝗灾出力,只能闷头放粮,在常县就放了十二万石粮食。

她希望经此反推到锦州去。

在她忙着往各田庄放粮时,韩长胜就先招了一批管事人手。

由管事人手分手扩散到各镇和村子,撒网式广招人手、租买车马。

这样就省力多了。

葛州招的新人手知道是往其他县救济百姓,是救他们自己的乡亲,工钱又多还现结。

一个个也都没有二心,都很积极。

从常县的忙碌与积极响应可以看出来,大家现在已不是闭门自保,而是蝗灾也已蔓延到自家地头了。

知道不可能明哲保身了,在绝望恐怕时,有人伸出了援救之手,自然都会把握机会。

这是救人,更是自救。

没有及时去逃荒而过得生不如死的穷苦百姓,得到了粮食、有了口粮,一个个都欢天喜地。

大家都很感谢老天爷拯救苍生。

虽然苏意没有再搬出老爷爷的神迹,但百姓们就是这么纯良,感谢的都是上苍。

有了常县的顺利,韩长胜拿到了常县衙门与县学的书信。

再往北只要在葛州地界,衙门与各县学都会配合一些。

不只是给了他书信,县令与县学师长都主动写信给其他县,甚至向府城那边汇报情况。

再加上应州李城守与府学师长的那些信,以及多出来的人手又组了两支队伍,前往其他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