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东家有钱

“回春堂何时开起来都行。”

“让青州百姓知道,回春堂来了,回春堂是仁善济民的医者世家,留下这个好印象就行。”

“与青州衙门打交道,不提神迹,要礼备礼,要钱给钱,需要疏通关系都没问题。”

“能帮着赈济最好,不愿意出手也别扯后腿。”

“最好让李城守写封书信,给个路引,别让青州那边使绊子什么的。”

“回春堂并未实际经营起来。”

“便有贪得无厌的衙门想要趁机夺你们的名声、谋你们的实利,不用理他们。”

“除了买铺、施粥救济,咱们也不干别的事儿。”

“若衙门真要明抢,就在城中号召百姓抵抗,这是民心。”

“城中百姓不帮人是为自保,而我们有钱有粮。”

“就像今天李城守召唤大家帮忙一样,这是积德,相信大多数的百姓是善良的,会帮忙的。”

苏意说着自己的想法,韩郎中父子相视一眼,不约都点了头。

这也是目前最合适最快捷的办法了。

取消南下买粮的人手,填补到青州那边去,也就够用了。

之后又商量了一下稍后怎么安置那些人手,互相通好气后,就各自忙开了。

韩郎中去粮行,刚被衙门强买了一半库存的粮行,这时候肯定要张罗进货的事儿。

六家粮行平时竞争厉害。

在这节骨眼儿上,肯定会互相通气、商量去哪儿收粮而不受影响。

这时候韩郎中找上门去。

上午韩家才买了那么多粮,现在直接下定各家五千石,价钱还能谈到上午的六两。

对各家粮行简直是天降财神。

韩郎中本来就是城中几代经营的回春堂掌医,粮行资历还没有回春堂高呢。

自然对这下定之事,也没什么可迟疑的。

最后,付了五成定金,这事儿就交给粮行负责了。

也不用操心车马行不够马车用了。

而韩长胜则又去牙行继续招买人手。

有的人手是招的,是做工文书,有的人手是买的,是卖身契。

应城没有放城外的难民进城,也就没有这方面的买卖。

就不知道北边几州县,会不会出现大量的逃荒人为了一口饭而卖身为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