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早点想好应对之策

不过李城守拿到那一万两,肯定是要赶紧去买粮的。

后来的逃荒人随时会来到应城外,应城也依然不会开门放人进城,这粥棚就要越早安置越好。

哪怕现在已是上午,也不影响衙门要赶紧张罗搭粥棚一事。

只不过大多数的逃荒人定然都在三里之外,已经闻着粥香都聚到河边去了。

寻来应城的只会是一部分错过河边方向的少数人罢了。

走出衙门,苏意就道:“我们要去买几只米缸还有多一些大锅,以后人多也不能全部排着队等吃。”

苏意的话,自然没人反对,只不过大家都默契地望着她。

她要买东西,就意味着她的手里还有钱。

大家昨天听她说的是现银六千六百六十六两,而今天来到城中,突然说老天爷又给了六万两。

去钱庄兑换银票一共是五万两,也就是说,她手里应该还有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五万两银票,九千两拿去买粮,四万一千两在衙门买地。

这时候银票已用完。

接着又拿出十一万两继续买地。

说是老天爷又给了十万两,也就意味着还有一万两是原本剩下的。

也就是说,她手里最后剩下的,就是最初的那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可她后来又给了李城守一万两,说是用来买粮施粥。

也就是说,她已经超出手中已有的钱,之多出来的钱显然又是老天爷给的。

那老天爷到底又给了多少?

不是大家好奇她手里到底有多少钱,而是想要知道,他们还能有多少钱可以继续接下来的事情?

应城外眼下的困境会有改善,但接下来还要去其他县城,有衙门开路,她得在后边给钱。

没有钱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衙门有没有钱、有没有粮,这个百姓如何知道?

但李城守很明确说了,朝廷没有下令,他们不敢擅作主张。

吃力不讨好是小事,就怕反而丢官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