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顾思远回村之后,立刻大兴土木在安定河边建了远长书院。

书院开门当日,凭着顾思远六元状元、致仕二品大员的名号,便瞬间吸引了周边数个州县的学生报道。

不过,书院只收农家子,不收富家、世家子弟;此外,顾思远还支持谢长月开了个哥儿、女子识字班。

当然,对这种行为,有人称颂,也有人叽咕乱骂。

但顾思远会在乎吗,那必然不在乎啊。

与此同时,顾思远又开始自己当官时的老本行,开始著书立册。

刚开始听闻此消息,天下文人全是期待,打定主意立马买来拜读。

然而,等书写出来之后,看看书名取得什么《冲刺县试三十天秘籍》、《六年院试三年府试》、《乡试考点同步解读》、《乡试专练》、《会试五十八套卷》……

这简直有辱斯文!

这是明摆着在侮辱前人经义、轻视圣贤之书,罪该万死!

然而,等远长书院的农家学生都被发了一套,隔年县试时,参试通过率占到百分之九十时,虽然学子们表面上依旧骂骂咧咧,但私下里却已经几乎人手一本了。

等到后面的府试、院试,这些书籍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

被读书人视之洪水猛兽、也看作神圣天梯的科举,原来居然是有捷径可走的。

而到这时,顾思远收到的谩骂,也就更多了。

不止文人,更多是那些上层人。

古人虽常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事实上读书科举的权利,一直都只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