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第234章

一边是对塔克族的搜寻,一边是有关流民安置之事,这几天,他可谓忙得焦头烂额。

杭絮也在关注搜寻之事,见多日无果,不免暗暗心焦,只是面上不曾表露。

这一日,苏德派人来请杭絮,说是经过多日研究,种植麦种一事总算有了成果。

能在北疆生长的麦种,杭絮还是第一次听说,她来了兴趣,拉着容琤一起去看。

种植的地点在科尔沁西南,他们步行过去,远远地就看见一大片在绿色草地中十分突兀的黑色土地,走近了,才能发现黑土上星星点点的绿色麦苗。

杭絮在一块田边站定,四处看了看,问道:“你们大人呢?”

那人也左右看看,没发现苏德的身影,回道:“大人也许去了另一片田地,使者大人等着,我去喊他回来。”

说罢,他一溜烟跑走了,没多久回来,后面跟着苏德。

他一身灰扑扑的袍子,和杭絮上次、上上次见到对方时一模一样,脸上的胡子依然茂盛,沾了几点泥星子。

“刚才有急事,怠慢了使者大人。”

苏德一边说话,一边大步跨来,后面的手下小跑着才能跟上。

他在杭絮和容琤前站定,抹一把额头上带着泥土的汗,“又一批麦种发了芽,需赶紧去记录情况。”

“又一批……”杭絮看着眼前大片的麦田,问道:“你究竟种了多少块地?”

苏德掐指数了数,“约有一百多块。”

“这些麦种,按品种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里面又按播种的时间分成几块,还有施水多少的区别,不知不觉,就开垦了这么多块田地。”

“幸好大王十分支持,让我放手去做,还给我拨了人手,不然这么多的田地,光凭我的手下,实在管不过来。”

他的语气满是对哈萨克汗的感激。

“你是想在里面挑出最好的一种?”

“不错,”苏德点头,“我虽决定要在草原种植麦子,但也不能随意找个品种就推广出去,总要多实验几次,记录他们生长所需水分几何、肥料几何,选出最合适的几种,才好回报大王,也不让民众吃亏。”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册子,翻到其中一页,道:“这几天麦种陆陆续续发了芽,据我的观察,一种产自瀚州西的品种发得最快,需水也不多。”

他把册子合上,指着几步外的一块田,“就是这一块。”

杭絮于是走过去,俯身观察,绿色的麦种才发芽没几天,就已经抽了挺高的一节,绿油油的,跟旁边的几块田相比,确实要高不少。

“越是往北的麦种,发芽的就越早,要的水也不多。”

苏德总结他这一个月的经验,“而南边的麦种,发芽就晚多了。”

“这几片种的是我在滕州商人那里买的麦种,直到现在也没有发芽。”

他又指向一块田地,那里只有黑漆漆的泥土。

苏德一路介绍,两人跟在他身后听着,见心得颇多,也明白他的用心至深。

走到田地的尽头,苏德转了身,想起什么似的,“差点忘了请你们来的目的。”

他道:“不知下一批商队什么时候能到?”

“下一批……还未定下时间。”

他们定期给皇帝汇报这里的情况,上一封正是有关察哈尔和商队之事,皇帝本就推崇通商,见信中描述的盛况,想必写着第三批商队出发日期的信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