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居正平心静气,恍惚间也徐徐恢复了神采。
“嗯,这首诗不错,表达了诗者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修行意志。”
陈颜俊心想,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把众人当傻子吗?
刘居正放下诗作,又拿起了另一首诗,假装认真的品读起来。
“我们再看看另一首。”
“游山西村……诗题是登山,写的却是游山村,有些轻浮了,不过没关系,只要在山上有所得便可以。”
“第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读罢,刘居正微微皱眉,意外感觉一股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众人也觉得这诗太口水了……
就连平安公主李婵,也大笑道:
“哈哈,这第一句刘大人你不用解释了,连我都能听懂。”
刘居正尴尬的说:
“其实……质朴并不是缺点,我们还是来看看后面写的修行感悟。”
“山重水……”
霎时间,刘居正惊在原地。
手与纸蓦的微颤,满脸红光徐徐凝固,他的面色开豁,不知为何,眼泪竟夺眶而出,徐徐吟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哑然。
前厅众人也跟着鸦雀无声。
只一句……
平地起高楼!
前一首诗,写的是追逐魇气幻境的感悟,直至最后厌倦,欲逃离……逃离后又发现,人生亦是一场魇气幻境。
这首诗的格局则要开阔许多,诗者竟在跋涉中,直接突破至第三境界!
难道说,自己修行这么多年,一直走在歧路上?
刘居正眼眶含泪,表情极复杂。
张老夫人察觉出异样,提醒道:
“刘大人,还请好好解诗,莫要代入太多的个人感情,以免失了公正。”
刘居正跟着麻木的说道:
“这句诗的意思是,诗者修行时运气不错,误打误撞有了惊人的收获。”
陈颜俊服了,还真就是黑白一张嘴的事,难怪某浅浅差点混进了作协。
刘居正缓过神来,继续读下去。
“第三句,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都是一些农俗风景。”
“诗者似乎是在寻找一位隐匿于凡俗间的隐士高人,正如写下养气注解的那位韩平前辈,一举一动都是修行。”
“第四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剑无时夜叩门。”
“诗者学有所得,他日闲暇时,必将拄剑夜访。”
“这句诗的关键的是,拄剑而非御剑,说明诗者与韩平前辈一样,已进入养气第三境,拄剑,亦是一种御剑方式与修行方式……”
读罢,刘居正猛的睁开眼,盯着陈颜俊,那眼神仿佛是在问——
你入了第三境?
陈颜俊微微颔首示意。
张老夫人感觉刘居正不太对劲,忙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