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错字)

“还有胤祫,他是你们的亲弟弟,朕一直教导你们兄友弟恭。带着一帮人找弟弟晦气,踩烂弟弟的书籍,这就是你们的‘兄友弟恭’?你们俩枉费朕这么多年的教导,竟然还不如一个六岁的孩子。”

“胤祉都知道友爱兄长,你们呢?你们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太子从未被皇上这般训斥过,他心里很不服气,皇上的这番话不仅没让他把对万黼的恨意消除,连带着对皇上表扬的胤祉都不满起来。

不过他也知道此时不是争辩的好时机。

太子当即认错,“汗阿玛,儿臣错了。儿臣、儿臣就是心里不服,以前汗阿玛都是只夸儿臣的。”

他不知汗阿玛听到了多少,也不能说他来找万黼晦气是因为索额图。

索额图刚被罚,若是汗阿玛知道怕是又要对他不满。

他索性把这一切归结在自己身上,说成是自己嫉妒。

嫉妒胤祫得了汗阿玛的喜爱,担心汗阿玛有一天只喜欢他而不喜欢自己。

他双眼通红却倔强的不让眼泪掉下来。

太子什么时候有过这种表情,康熙忽然怔住了,也是此时他才惊觉严格说起来太子也是个孩子。他比胤祫也就大一岁。

太子自幼没了额娘,比旁人都要敏感。他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从小就对自己比较依恋。

察觉到康熙情绪的变化,万黼当即站出来,他愧疚道:“胤祫竟不知给太子造成了困扰,都是胤祫不对。太子放心,胤祫不会跟你抢汗阿玛的。额娘说胤祫去了上书房就是大孩子了,大孩子不可以整天腻在阿玛、额娘身边。胤祫能自己照顾自己。”

胤祉有些疑惑的挠挠头,三哥这话什么意思?他怎么听着怪怪的。

人群中有几个诧异的抬头,看着胤祫的背影若有所思,这其中就包括皇后嫡亲的弟弟钮祜禄尹德。

尹德比万黼大三岁,又出身名门,是康熙给万黼选的伴读之一。

他心说难怪姐姐会喜欢谨穆妃,三阿哥看着不声不响,眼药上的本事着实厉害。一番话看似在道歉,实际上话里有话,若不细听还分辨不出来。

说什么是打孩子要自立,这话看着一点毛病都没有。若搭上太子之前的话……

太子可是刚表达了对皇上的依恋。

一个比你小的都知道不可沉寂于父母之爱,要努力。你身为太子却只知道抢夺阿玛的注意,为此还欺负弟弟。

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就连康熙,原本对太子升起的那点愧疚心疼,也莫名消失不见。

他对着万黼赞赏道:“胤祫你不错,朕也是你的阿玛,疼爱你是应该的,你不用觉得愧疚。”

转头看见大阿哥,他冷哼:“梁九功,传旨,惠妃教子无方,降为惠嫔。”

胤禔是惠妃的儿子,儿子犯了错,皇上会下意识的怪罪在他生母身上,觉得都是他额娘没教好,或者这本就是跟他额娘学的。

胤禔瞳孔萎缩,张嘴道:“汗阿玛”

这件事跟额娘有什么关系,汗阿玛凭什么降额娘的份位。

额娘本就是四妃之末,如今被降为嫔位,那自己岂不是连老七胤祺都不如了?

他可是大哥,出身不如兄弟还怎么摆大哥的谱?

康熙:“你给朕闭嘴,再多嘴朕现在就送她三尺白绫。”

胤禔终于不再说话,康熙道:“还有你胤禔,你把《孝经》、《弟子规》抄写百遍送到朕面前。这次的事儿就算过了。”

他对着万黼招招手,“万黼啊,朕知道你受了委屈,他到底是你大哥,阿玛罚也罚了,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惠嫔那边你放心,朕会让她去给你额娘道歉的。”

摸摸万黼的头,他继续道:“万黼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能明白阿玛的苦心对不对?”

万黼有些不情愿,不过他还是点点头,“汗阿玛放心,大哥始终都是我大哥。”

听到他这话,康熙十分高兴。

他却不知,万黼心底还有句:既然是他大哥,那给他挡枪也是应该的,是吧?

以前万黼不懂,额娘明明很温柔,对他跟弟弟紧张的要命,为何对汗阿玛那么冷淡。

他曾经还幻想过撮合汗阿玛跟额娘,他希望汗阿玛跟额娘能相互喜欢,他觉得那样他一定会很幸福,额娘也会幸福。

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

额娘说的没错,人心是偏的,额娘的心偏给了自己和弟弟,汗阿玛的心却偏给别人。

自己或许在汗阿玛心里有一定的地位,但比不上其他。

自己受了委屈,额娘只会想着怎么给他讨回来。汗阿玛去要顾忌很多。

他自以为自己做到了公平,却不知伤了那个受委屈儿子的心。

明珠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这世上想要不被人欺负,只有权势。成为人上人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

而他已经跟太子结下了梁子,看太子的表情也不像是会跟自己和好的样子。

既如此,他为什么不争?

万黼深呼吸,他告诉自己不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上头还有个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的大哥,不如就让大哥在前头给他趟水、

大哥这么好,日后他若真成了,一定不会‘忘记大哥的功劳’。

谁能想到呢,就因为这件事,让本打算过平静生活的万黼,也起了争斗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