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玩家就好像是这个念能力的持有者一样,当他们脑中出现了可以变成卡片的认知,并且目标真的可以变成卡片的时候,物品就会变成卡片,同时,负责这一条件的不止是物品持有者,还包括了周围围观的玩家。
虽然判定机制还不明确,但就冯雪目前掌握到的情报来看,当所有人都没有石头能变成卡片这种意识的时候,石头才不会变成卡片,只要有一个人想到应该变成卡片,石头就会产生变化(前提是有人达成了“获得”这一标准)。
在确认了这一点后,冯雪做了更加大胆的实验——
他用自己储物袋中的物质搓了一块石头丢在地上,然后用“仁术”控制一个玩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抱着可以将其变成卡片的念头将石头拿起来。
结果意外的成功了。
于是冯雪又想,这会不会是因为这颗石头是在岛上制作的呢?
于是他拿出了一个水杯,用同样的方法实验,结果依旧成功。这就让他确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真正影响这座岛上卡片生成的人,其实不是那所谓的制作人,而是玩家自己。
了解到这一点后,冯雪对贪婪之岛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伴随着他越发的接近真相,对那些原本一点头绪都摸不到的符文也有了一定的解析。
于是,在三个月后,也就是炸弹魔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的那几天,也是贪婪之岛即将爆机的时刻。
冯雪终于弄懂了这座岛的运行原理。
首先,贪婪之岛的创始人虽然是十一人创建的游戏,但是他们只构筑了最初的框架,真正为这个游戏添砖加瓦的,实际上是那些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