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娘这才推着两个孙子,“喊姑姑。”
黄二哥儿问母亲,“这就是京都那个会给我带好吃的的姑姑吗?”
黄大娘子点头。
黄二哥儿这才甜甜地喊了一句,“姑姑。”
下一句话让黄文珊差点背过气去,“姑姑,你是回来给我们换房子的吗?”
黄文珊皱眉,下意识摇头。
“啊?姑姑你不是有很多金子吗?你居然不给我们换房子?”
说完又问,“那姑姑你带好吃的回来了吗?”
黄大哥儿拉住弟弟,“你怎么这样眼皮子浅,姑姑有那么多金子肯定分我们一半啊,有了金子,什么房子盖不起来。”
哥两个滴滴咕咕商量着金子可以拿来干什么。
黄文珊看向母亲嫂子,“还惦记呢?没了,全没了?我一个出嫁女,有也不给一个子。”
黄大娘想同黄文珊理论,黄文珊心烦地叹了一口气,“在夕食结束之前一个字都别说,被连累我被赵家厌恶了休了,你们什么都得不到。”
黄文珊气自己不长进,明明从小就看明白了的家人,为什么还要一直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她与赵明新定下亲事,她母亲哥哥就天天在她跟前说,“赵家那样有钱,随便手指头里漏点就够我们花用好久了。”
“你可千万要多搂些在自己手里,往家里送些,你哥哥取媳妇就靠你了。”
等她嫁到了赵家,回门就问她要银子。
后来索性也不接她回毗陵了,黄大郎直接去苏州赵家问她要银子。
那时候她还想着家里确实不宽裕,如今夫家宽裕些,帮衬娘家点也不打紧,那时候赵明新私产还未给她,她自己更是身无长物,好在赵家人少,人多事都从中公开支了,黄文珊就把月例银子攒给娘子。
黄大郎每次见她三两五两地给碎银子还不乐意,觉得黄文珊实在打发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