俪娘自是不服气,气得接连两日都没有同仓偈说话。邓家也不去了,就留在家里沉默抗议,甚至都快闹绝食了。
马三娘实在看不去了,便来劝她。可俪娘仍是不服气,质问道:“我想改善咱们一家的生活有什么错?如今外公旧伤未愈,娘亲身体不好,哥哥还要读书考学,我出这个头不行吗?历史上又不是没有知名女商人。”
仓偈只得说道:“家中一切有我,妹妹大可不必如此操劳。”
俪娘赌气说道:“我看兄长是嫉妒我遇到了这样志同道合的好友。你难道怕我们真能做成买卖,自己却做不到?”这已经算是挑衅了。
仓偈冷哼一声,又说道:“两个小丫头还能翻出个天来?你俩能成,世人都跑去做买卖了?农民也不用种田了。”
马三娘没办法,只得两头说和。劝到最后,仓偈到底还是让了一步。
马俪娘得了准信,便不再理会他,一溜烟地跑去找邓媛了。
此时邓家都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邓父邓权都支持邓媛。邓权甚至想着,不管做什么买卖,先出钱弄个位置好的铺子。却被邓媛一口回绝。她要先好好想想到底要做什么。
邓权乐得宠她,只说等她定下来,再买铺面送给她。
这会儿一见俪娘风风火火跑过来,邓媛忙倒了一碗酸梅汤给她。
俪娘这几日一直在家中抗争,满肚子都是火气,一碗冰凉的酸梅汤下肚,只觉得满腹凉爽,暑气全消。心里也痛快了许多。她连忙问道:“我在京城也喝过酸梅汤,只是没有你弄得这个好。媛儿,你这酸梅汤怎么做出来的?”
邓媛笑道:“酸梅汤各地都有,只是方子不同,还有用绿豆煮的呢。我这个是从一本书上看来的。等会再告诉你。”
历史上,酸梅汤很早就出现了,可实际上却是朱元璋推广起来的。如今这个大庆却是架空朝代,历史也有所不同,根本就没出现大明朝,更别提开国皇帝朱元璋了。因此酸梅汤虽然各地都有,却也没那么常见。
邓媛如今做的这个酸梅汤,其实是清朝御厨研究出的那个版本。口味自然是最好的,又有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