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不孝子整治指南 二汀 5178 字 2022-09-22

第24章

最初的嫌弃后,这样爽脆鲜美的食物还是很快征服了宁家众位主子的挑剔味蕾。

宁于墨嚷嚷着要喝酒,非要派人去酒窖里取瓶好酒来。

这场贸然出现在二月的大雪丝毫没能影响到众人兴致,吃饱喝足的宁于墨几兄弟甚至有闲心搬了躺椅到廊下欣赏花园内雪景。

除了立于廊下静静看着大雪的宁妨,几兄弟们都盖着狐裘躺在椅子上,每人手里还握着块源源不断散发暖意的玉石。

这些玉石别看只有拳头大小,抱在怀里比铜炉还暖和,关键热气能带动全身。夜里塞一块进被窝,只需盖一床裘被就足够。

宁于墨将狐裘盖到下巴,眼睛滴溜溜地盯着宁妨背影打转。

宁城只提了句今年取暖用的炭火涨价,宁妨就差人去私库取出几十块暖石取暖,一出手就让他们几兄弟深深感叹自己的眼界狭窄。

那间祖父留给父亲的私库到底有多少宝贝?这可是几兄弟私下最常打赌的赌注。

“父亲?”

宁于泓最先注意到宁妨连大氅都没披,连忙掀开狐裘起身将暖石递了上去。

走到宁妨身旁,却看到他出神地望着雪景,眉头微微皱着,连有人走到身边都没反应。

“父亲?”宁于泓又出声。

“若是大雪再下两日,宁江郡恐会有一场百年难遇的雪灾。”宁妨沉吟,缓缓伸出右手,眨眼间掌心便落了层薄雪。

宁江郡地处南延国中部,冬短夏长。

每年最冷的月份是十月下旬到十二月中旬,几场小雪后,天气就会逐渐转暖。

百姓们存储的炭火与柴多数只够烧两个月,到了一月底天气暖和大部分的地里都已种上了快熟作物。

今年从十二月起气温就一直如初冬般不见转暖,没想到等了一个多月竟然等来场大雪。

大雪封山,百姓无法上山砍柴,村里农户们可能还会有些存货,可城里这些依靠买柴度日的可没法撑多久。

加之城里有些奸商嗅到了异常,早早囤积了大量煤炭,才导致炭火价格半月前就水涨船高。

自出生起南延国就一直风调雨顺的几兄弟根本没法想象雪灾是何景象,宁于墨掖好漏风的狐裘,不解地问了句:“雪灾,下点雪就能变成灾?”

宁于砚抬头看了眼廊檐上手臂粗细的梁,同样一脸的不理解。

雪又压不垮屋顶,冷就躲在屋子里就行,就这还能引起灾难,他觉着没人会这么傻。

“一点雪当然不会成为雪灾,可很多雪就不一定了。”

收回已经凉透的手,宁妨接过暖石转身看向表情如出一辙的三兄弟。

“城中百姓可没有暖石和狐裘取暖。”他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没再多加解释。

“若是这雪下个十天半月,城中好多人家就该断粮了。”宁于泓不由得也跟着担忧起来。

在书院进学时宁于泓也跟着老师外出游学过,一路之上曾听了不少几十年前的往事。

三十多年前那场洪灾邻国死了不计其数的人,老师在边境处见到的地狱场景多年都难从记忆中抹去。

大雪若是一直不停,得有多少人都会被冻死?

他们出生在高门大宅,有上好的皮毛与炭火取暖,却仍旧冷得缩手缩脚。那只着棉衣的普通百姓们应该如何抵御风寒?

这个问题越想越让人不寒而栗。

“这雪应当下不了多久,二哥你就是杞人忧天。”宁于砚还是不认同。

“老三不是早想出府走动?”宁妨突然出声,见宁于砚狂点头,跟着派了个任务:“你与老大下午跟着宁城管家去买粗炭。”

几位主子是有暖石傍身,可府里下人们仍旧需要炭火取暖,且数量不少。

宁城这几日就是为了买碳天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奔波大半天也只能买回一点点。

“我不去,外边多冷。”宁于墨才不愿出府。

“你去的话,为父晚上就再给你块更大的暖石。”宁妨简直是用哄孩子的方式驱使着宁于墨行动、。

“那我去!”

猛然被掀开的狐裘掀起一阵寒风,宁于墨迫不及待地坐起身,边弯腰穿鞋子边催促:“我刚看到管家在点人出门,咱们得快些。”

“我呢!儿子为何没有暖玉?”宁于砚探出半个身子来拉宁妨衣袖,故作委屈地抬着头,没好处他可不愿大雪天出门找冻。

“若是能买到炭回来,就给你们各两块。”

“走走走!”

两人套上棉靴,还不忘记抱上暖玉,高声喊着宁管家就往前院冲。

角落的宁于岳一脸无语,缩了缩身子又想躺回去,这一动间,狐裘上的佛经就跟着滑到了地上。

宁妨:“……”

这小子是挑他在拿出来故意气人呢!

“我昨日不是多给了你几块暖石?”宁妨冷着脸看向他,宁于岳不明所以地点头:“我在祖母的佛堂放了几个,屋子里挺暖和。”

“我是让你给莫侍郎府送几块去,你留在家里作甚?”

对于这个没眼力见的傻子,宁妨连想教育的心思都没有。这脑子就跟个癞□□一样,戳一下跳一下。

“啊?”

被一下惊醒的宁于岳用同样不输两位哥哥的速度奔出了府,好歹基本情商还在线,去的时候又从房里搜刮了不少好东西送去。

三子相继得了任务顶着大雪出门。

剩下的父子俩望着雪各自发了阵呆,宁妨估摸着时辰差不多,这才开口道:“你宁雷叔应该快回来了,我们去书房等。”

唯留下个还有几分脑子的宁于泓,宁妨打算带着他一起处理府中事务。

这侯府将来势必要传下去,四兄弟里选来选去,也就他合适做领头。

一路忐忑无比的宁于泓跟着宁妨绕过书房走进了沐浴房,眼睁睁看推开了那间从未踏足过的屋子。

而后两人走进屋子,他经历了第一波震惊,再然后宁妨又像是变戏法似地推开了墙,屋里又多出了间书房。

从书房半开的窗口望出去,发现竟然是白茫茫一片的荷塘。

屋内的角落都放了暖石,人刚走进去就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难怪这么大的雪窗口还开着。

宁妨进门放下暖石,扯散外裳的衣领,散出热气后坐到了书案前。

“你到旁边休息下,那边架子上有书。”

左右墙边架子上都摆满了书,宁妨指了指后自己坐到书案前继续提笔忙碌。

宁雷按照他指示,派人带回了侯府名下营生的近三年账簿,以及铺子所在地址周围的街况描述。

重点是,宁妨让人悄悄在这些铺子外蹲守了三个月,记录每日进店人数以及出店时手上拿了东西的人数。

光是这些账簿与书信就堆满了书房的小半间屋子,书案上更是堆成山的图册。

南阳侯府名下产业主要分布于南延国中部的几个郡城,多是繁华之地。

二十几间铺子都是经营书画以及米粮,这些年文风衰落,书铺生意一落千丈,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

米粮铺生意倒是一直稳定,账面上花团锦簇,瞧着赚得挺多,支出同样惊人。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宁妨根据下面传回来的街况与进店人数一对比就能估算出这些铺子的具体经营情况。

结论是:八间书铺账面基本属实,掌柜闲得每日在柜台后拍蚊子。

而十六间粮食铺子就有意思了,就算是同一郡城内的两间铺子,地段和人流都天差地别,可两家的账本竟然出奇得相似。

一个郡城可说是巧合,可不同郡城的十六间铺子都大差不差,这家铺子生意好,那进货价就绝对比生意差得那家高。

如此一来,最后盈亏基本都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

串通好的十六个掌柜,联手给他上演了一出“欺上瞒下。”且还用相同戏码糊弄了原主好几年。

宁妨提笔将十六人的名字一一记下,打算趁着年前掌柜们齐聚主家过小年再处理。

墙边的书架并没吸引到宁于泓目光,他随便在附近拿了本画册翻开,漫不经心地翻阅着。

他看不懂图册下方的符号,也想不明白宁妨带他来秘密书房的涵义。

反正如坐针毡都坐了这么一会,他后背都热得出了层汗,不由也学着宁妨扯松衣襟透气。

“侯爷。”

没多会,头上还铺着层雪的宁雷揣着袖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目光在屋子里一扫看到他在,愣了愣才行礼:“二爷。”

“说吧。正好也让二爷听听。”宁妨直接抬手。

“是!”宁雷边抬手扫下头顶积雪边低声回禀:“老奴带回了莫侍郎的回信。”

接过回信,宁妨撕开,摆手示意宁雷继续说。

“老奴按照侯爷吩咐取完信后就带着徐婆子去了趟左侍郎张府给大小姐送暖石,可……”宁雷直起身子羞愧地弯了弯腰:“老奴连张家大门都没能进去。”

“为何?”宁妨停下动作抬头。

“那张家的婆子说大小姐身子有恙,不宜见客。”

“徐婆子也没能进去?”

“是。”

自从前次宁灵芝送信回侯府后,宁妨也有断断续续的送补身药材去。

但知晓她府中是双胎后,张家便不让宁灵芝怀着身子回娘家,只说怕有闪失。

所以父女二人至今还没正儿八经见过面,往来全靠每月一封的书信。

大雪突降,宁妨也是担心快到预产期的宁灵芝身子不适,才派了宁雷送些暖石与保命药材前去。

“派人联络芝灵身边的贴身丫鬟。”

“老奴这就去。”

本来宁雷带婆子一同前去就是为了避嫌,没成想娘家派去的人竟连大门都没能进去,带去的一马车东西倒是接得挺顺手。

其中的蹊跷之处宁妨又怎么看不出,当初就是缝在衣裳里的银契让他起了疑,陆续安排进张家的细作眼下刚好派上用场。

来去匆匆的宁雷从进门到离开拢共不超过一盏茶的功夫,老管家精神头十足地转身离去,透过门口宁于泓见他走到后头甚至狂奔了起来。

刚在外奔波了大半天的宁雷竟然没有丝毫疲色,而且步子轻盈,瞧着竟年轻了许多。

巨大的变化从宁妨开始竟渐渐延伸到了两位管家身上

“无事的话你来看看这些账册。”

宁妨抬眸就见宁于泓出神地望着门口,以为他无事可做,抬手就把整理好的账本丢了过去。

上面是整理出来的三年内每家店铺月盈利数,若是心思细腻之人很快就能从中看出端倪。

哗啦——